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雅昌艺术网讯)1月9日,“交互的未来”当代新锐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第三站,回到了主展地——罗湖美术馆,该展于坪山美术馆首展,巡展至惠大美术馆,得到罗湖区委宣传部、坪山区委宣传部以及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好评。主办方在全国征集了70余件作品,在展览中呈现了近60件,题材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
展览现场
据策展人丁彦国介绍,在此次展览中,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我们对于20世纪初以来,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境下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的所思所为,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中国文艺创作者们的思想轨迹,进行了考古式的探究与挖掘;另一方面,以展览的形式,来阐述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格局、态度以及气质等,将展览过程中引发的思考传达给两区乃至全国的观众,也希望借此展览将深圳的当代艺术推向大众视野,这也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交互”,对于深圳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下午,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罗湖文化体育局调研员黄煜,罗湖美术馆馆长古仲炎,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郝强,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许秋娟等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剪彩
“当代艺术的“交互”可以指三方面:其一,指交叉、重叠、叠加的特性,多种现实语境、文化情景、艺术语言等要素在创作过程中的相互嵌入;其二,可以指展览中的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品与展览之间,以及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其三,可以用来表示当代艺术作品跨媒介、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交互,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也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此次展览,也启发了深圳城区之间的艺术家和不同城区的文化交互的新思路,为两区的文化联动与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份生动和鲜活的参考案例。我一直倡导美术馆要善用社会资源,在本次城区交流展中,罗湖区文化体育局与坪山区文体旅游局除了利用罗湖美术馆、坪山美术馆自身的资源外,还充分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作用,联合三一八艺术文化共同承办了本次展览。此展于坪山美术馆首展,巡展至惠州学院,最后回到了它的主展地罗湖美术馆。这正是一种开放的、全社会的交互和创新共赢的时代方式。这或许就是本次展览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陈湘波在开幕式上说。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在开幕式上致辞
罗湖美术馆馆长古仲炎认为,青年群体是深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常被称为深圳的代名词。此次展出也多是年轻、新锐、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此次展览为深圳及全国新锐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下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和实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