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蝈蝈,还是那个蝈蝈——参画禅(二)

  请看一下三幅图

  1、真蝈蝈照片,李宇家现在还养着七八只活的。

  2、李宇目前为市场画的小写意蝈蝈。已赢得公众认可。

  3、李宇灵魂深处未来大写意的蝈蝈尚未画出来,权以此示意

  佛门有三境说:

  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寻禅不得门路。李宇家养的蝈蝈及早期力求逼肖再现的蝈蝈,当属第一境;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苏轼)”,看似已破“执”,实尚未了。市场尚工、意兼摄的小写意,很受大众还迎,但尚非最高境界;

  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崇慧)”,瞬间得永恒。未来的大写意全息式的蝈蝈,才是其本我真心之所爱。真作假时假亦真。李宇甫届知天命之年,假以时日,排除物扰,不为市场,不为应酬而作,率性自如,意境高远,当具更大艺术魅力。

  宋代禅宗青原行思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第三境的山与水,是自然本性的山与水,不再是小孩子眼里大人告诉的山与水了。摄魂夺魄,艺术的真比现实的真更本真。人类的未来,是要按美的规律行事的。

  六祖慧能总好揭别人短,可他自己也有不那么“如如”的时候。如他在广州法性寺指正别人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后来宋朝和尚慧晖(自得)就揭挑他说:“风幡动处着得个眼,即是上座;风幡动处失却个眼,即是风幡。其或未然:

  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

  岩房雨过昏烟静,卧听凉风生竹林”。

  回到眼下目前,这才是自性本然。

  唐.崔侗诗云:

  “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清馨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向晚禅房掩,无人空夕阳”。

  回归本我。

  清.昌仁:《寻梅漫兴》

  指月拈花总是禅,悟来原不落蹄筌。

  有人问我西来意,花在枝头月在天。

  回到本真。

  这样,就回到了三段论的第三境:天地本我,自然本真。

  “虫在枝头月在天”。使人在禅悟中感受天地之大美,体悟大自然与人互为对象化“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意味。

作者:丙夫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