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歙砚的石种

2015-03-10 15:13

  2014年10月5日,砚雕艺术家王耀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进行了一场讲座,在讲座中,艺术家王耀将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原因以及砚的种类进行了详细介绍。

砚雕艺术家

  图上这条溪叫芙蓉溪,这个山脉从唐代开采到现在,所有的文人都想在这个地方得到一块石头。就这么大的地方,开采了一两千年砚石,现在各大博物馆里比较非常好的字画有一半可以说是这个地方的石头研墨出来的。

  歙县属于现在的江西婺源,离黄山市大概有40分钟的车程。

工人在芙蓉溪里淘籽料

  这是歙砚的淘宝图,这是在溪水里挖(左两图),这有一半的责任是我的,因为在我之前没有人用过鹅卵石籽料。这个是开采图(又上图),歙砚开采都是在页岩层,而不是所有的岩层里,开采的时候要一层一层地剥下去然后再开采出来,古人是打洞。这个是翻挖(右下图),把以前挖过的碎石堆再弄掉,翻挖碎石堆里的石头。所以我们现在用的是两种石头: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古遗石,我今天带过来的都是古遗石;另一种石头叫新坑石,就是在坑壁上或其他地方找到的一些类似歙砚的这种石头,有些料也不错,叫山采料。但是古遗石非常好,从唐宋开采到现在经过了一两千年,发生了质变。端砚是在端溪,靠近水,最好的位置是在山上的什么位置是呢?《水经注》上有记载:茶叶要山之阳,阳之阴,这种地方出的茶叶才好,因为山之阳,阳气足,但是阳气太足了,没有水分也不行,所以还要阴,砚石也是一样。

  如果歙砚细分有一百类,但是我大致把它分为六大类:眉纹、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这几类。

  歙砚的纹理是基本上是根据象形取名的。这个石头的纹理像什么就用什么来取名。

  眉纹是碳元素负极,碳元素在地壳运动中经过巨变以后沉淀形成波折,然后地壳运动振荡挤压,就形成眉纹。这个碳元素像眉毛大的就叫眉纹,如果是很细小的一根线叫罗纹,曲线波纹叫水波纹,如果是一根丝就叫刷丝,如果缩成一个原点叫鱼子纹,这是纹理形成的多变性。

  歙砚谱上记载的有年号的坑口只有唐开元眉子,其他的坑口都没有年号,“眉子坑在罗纹山西,从溪至坑十余丈,坑无土,开元中发。” 当时这个坑道被翻挖出来时我去记录,这张照片是我拍的,照片描述跟古书记载是完全一样。这里出土了非常多好眉子,大概一共20多件。

  宋代高似孙《砚笺》上说“色淡青,如秋雨新霁,望暮天,表里莹洁,无纹理,石之美者得於歙,今不复有。”说的就是唐眉子坑,但不是说的眉纹,而是眉纹下边的底板。这个底板是鹅卵石籽料,唐代时期的制砚工具都是铁器,碳元素与底板的纹里软硬是有差距的,所以制作的时候做不平,研磨的时候就会有高和低,当时的工匠一拿到石头就会把眉纹剥掉。

  这是唐代眉子坑的唐砚,标准器。上面没有眉纹,眉纹在背面,眉纹剥掉了,底板没有杂质,磨墨非常好。

  这是籽料,原生眉纹,有琢痕,里面有很多眉子。

  这个是原始的眉纹,没有打磨前是有坑的。

  这是对眉子,对眉子非常漂亮,对眉子是一根里边有两根,中间白色的银线对眉子。

  歙砚的材料经过剥离,滚到芙蓉溪产生质变,“千年金声换木声”,原来它的分子结构一敲是丁丁的声,但是经过鹅卵石以后没声音了,因为水分子已经把里面填满了,质已经改变了。这个皮壳有一层珠光宝气,这个珠光就是贝壳光,只有在水里才能形成,它像最细的沙皮纸,能非常发墨,分子结构非常好。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