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协办单位:淘艺淘书画艺术网
展览时间:2019年1月19-22日
开幕式时间:2019年1月19日下午3时
展览地点:北京·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墨
二、展览前言
万里河山入画图
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名山大川,指不胜数。青藏高原上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自不待言;承载了数千年来无数人文色彩的中华“五岳”——泰山、恒山、嵩山、华山、衡山——其险、其幽、其秀、其奥、其雄,屹立中华,甚而为中华民族性格之表征。又有三山瑰伟——黄山、庐山、雁荡山——其奇、其幻、其清,亦冠于寰中。至于天山、昆仑、青城、峨嵋、武当、长白、九华、太姥等等,亦美不可言,各具千秋。黄宾虹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他一生行走在祖国的山川中,总结最为得髓。
元代有一文人,叫汤采真,他这样说过:“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波,未易摹写。”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引用这句话后说:“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不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而我们看历史上的山水画名作,正有此感。
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展现,画家诗人的心灵,本身也是宇宙精神的体现。石涛说得好:“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现在人只关注“迹”,却忽略了“天地”、“我”、“神”这些更为重要的哲思与审美体验方式——中国艺术一大特点,为心与物之交融——山川万物,并非悬绝孤立之“物”;而“心”也不是与隔绝之“心”,“人”与周围的“物”,科学所做的是“区分”,而艺术却是“打通”,物我之间,恒有一种心心相通的生命联系,甚至是人心与自然的融合为一,不辨彼此。
因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名家与名山之间,人以山显,山以人传,互相成就、互相显扬,在中国画的门类中,山水画除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画种之外,甚至为中华民族不朽精神之一种象征。
当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说:“为祖国山河立传。”这一句话,质朴而又伟大!
时代丹青文化传媒,秉承这一宗旨,诚邀当代画坛山水画大家、名家,为河山写照,代山川立言,展于一室,结为一册,为画坛添一佳话,也庶几没有辜负了这个时代!
刘墨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三、参展作品欣赏(1)
雷正民作品
180x70cm
华拓作品
180x70cm
郑叔方作品
180x70cm
郭文涛作品
180x70cm
杜高杰作品
180x70cm
裘兆明作品
180x70cm
周尊圣作品
180x70cm
康庄作品
180x70cm
王慧智作品
180x70cm
杨挺作品
180x70cm
王世利作品
180x70cm
王兆荣作品
180x70cm
王茂彬作品
180x70cm
郑方作品
180x70cm
俞宏理作品
180x70cm
陆天宁作品
180x70cm
包信源作品
180x70cm
马忠贤作品
180x70cm
赵溅球作品
180x70cm
黄国民作品
180x70cm
许华新作品
180x70cm
谢定超作品
180x70cm
夏墨作品
180x70cm
阳先顺作品
180x70cm
张秋桔作品
180x70cm
李延智作品
180x70cm
杨韦作品
180x70cm
王贵华作品
180x70cm
路镛作品
180x70cm
周扬波作品
180x70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