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王英钢,字伯揆,斋号有鸣堂
河北石家庄人,现居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伯揆美术馆馆长
国内首位被国家金融机构审核通过
其作品可质押贷款的艺术家
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
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览达五十多次
出版多部个人作品集
伯揆美术馆位于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北京艺术东区
集展览,教学,研讨等为一体的公益性美术馆
1968年出生的伯揆,是古称燕赵之地的河北人,生就一副古道热肠,感染了开阔而豪壮的气脉。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常给人强烈的印象:恣肆挥洒的笔墨气度,放笔得意的传神造型,浑朴灿烂的意境营造,融为一体的诗文书画学养,散发着强烈的文人画气息,同时也含蕴着浓郁的田园之情和乡土之思,辐射出现代观念派生的表现性绘画特征。其恢宏布局、磅礴气势、苍润笔墨、雄健精神、刚正格调,较传统已获得全面的超越与提升。一种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宇宙生机的共感与同情,对自然造化、万物生态的关注与关心,蓄于笔端,跃然纸上,沁人肺腑,撩人心弦。真乃大师气象耳。
细读他的作品,从中也不难见到徐渭的纵横排奡、八大的冷意孤傲、吴昌硕的苍劲老辣、齐白石的朴直自然、黄宾虹的含浑无尽。然而这一切又都似有若无,欲显还藏,已被伯揆的大手笔包孕其中并脱胎换骨了。更准确地说,伯揆在传统文人画的大海中沉潜过,也在历代大写意花鸟名家的作品中下过深入的功夫,当他熟练地掌握传统的笔墨技巧之后,便开始了他对传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思考。他没有泥古而不化,摹古而成风,他对传统的理解的最宝贵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传统发展的动力,看到了师法自然的创造力,也看到了走出自然的失败。他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理名言,走进自然,走进田园,走进鸟鸣花放的世界,既重视花形鸟态的关照,也重视主观情感的表达,将以自然为师与自然为本结合起来,对中国画的气、韵、神、思、笔、墨等要素进行选择、取舍与整合,进行创意性的提炼与归纳。
他极力传承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强调笔墨的情韵,重写尚意。所谓“重写”,就是用书法式的笔墨结构与笔墨律动,在状物的同时纵情抒写画家的感情与个性;所谓“尚意”,就是在不忽视物象生意与审美特征的前提下,表达“象外之意”的精神内涵。就笔墨而言,伯揆崇尚力量、气势,用笔雄健而巧拙互用,用墨泼辣而苍润互动,讲究物象结构的穿插之美,注重笔厚意丰的变化之美,追求生动、劲拔。朴茂的意趣,形成了他的大写意花鸟画率真遒劲、刚柔相济、苍润兼顾、痛快爽利、亲切平朴的艺术个性,显现的是大气、大朴、大巧的大境。一派大写意的浩然之气,却给人以平易、素朴、厚拙之感,清新自然又神采焕发,亲切质朴又热烈奔放。
伯揆大写意花鸟画的个性不仅体现于他那得力于书法修养的潇洒畅达,挥洒自如的笔墨,也表现在他作品的选材、立意和构图上。
他善于运用笔的急速舒缓、墨的浓淡干湿,布局的疏密错落、造型的开合揖让,营造成立幅、横幅或斗方的不同形制,尤其强调书法的题跋与画中景物相得益彰而又极尽变化的意趣,那种相互比衬穿插带来的构图变化,与他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取向互为表里,十分精彩夺目。
伯揆于画,是真性情的流露,他笔下的一草一石、一花一鸟总是参透着浓厚的情感,正是这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的情愫,使他的花鸟画随心所欲,意从心出,总是能激发人们的共鸣。面对他的花鸟画,我欣赏他对艺术的执著与坚持的顽强,也赞赏他在大写意花鸟领域的创造,我不敢说他的大写意花鸟已尽善尽美,但我相信,伯揆的艺术会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品赏析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伯揆作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