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镂空龙虎纹投瓶 三国
《皇朝礼器图》 清
《皇朝礼器图》 清
《冷枚款白描罗汉图》 冷枚(传) 清
《冷枚款白描罗汉图》 冷枚(传) 清
龙虎纹“长宜子孙”青铜镜 东汉
白虎纹瓦当 汉
虎纹圆形金牌饰 西汉
鎏金卧虎饰件 唐代
双虎纹青铜印 汉
卧虎形青铜镇 汉
错银“堂阳候”虎符,西汉。虎符为古代调兵信物,分为左右两半,中央与统帅各持半符。调发军队时需持符验对,符合才能出兵。这种发兵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便是古人使用兵符的记载,也为虎符这种器物增添了传奇色彩。堂阳侯是汉高帝刘邦封给功臣孙赤的爵位。这枚虎符保存几近完好,背部有工整的错银铭文,剖面构造清晰,左右两片仍然能像两千多年前那样开合。
西周虎鎣。青铜虎鎣,折肩罐腹,形似茶壶,顶加饰虎纹,盖顶踞一虎身龙尾兽,整体造型端庄典雅,纹饰精美。因其流管为卧虎造型,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故而被称为虎鎣。据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在祭祀典仪上用来进奉使用的礼器。商周古人重视祭祀,虎形象的礼器,承载着重要的信仰意义。
西汉错金银虎形带钩。错金银也称金银错,是在器物表面使用金银质地丝、片进行镶嵌的一种工艺。错金银可以让器物华美灿烂,图案清晰鲜明。这件带钩的钩体,被设计成一只昂首阔步的老虎,气韵生动。虎身镶嵌形状各异的金银片,利用金属的不同光泽,来表现老虎华丽斑斓的皮毛。老虎的尾巴卷曲呈钩状,用于钩系束腰带,设计巧妙,在审美和实用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错金“邓市臣”铜卧虎 西汉
错金“邓市臣”铜卧虎 西汉
《清供图 彩绣岁朝》 清
《缂丝七言联》 清乾隆
《婴戏图》轴 闵贞 清
《虎》轴 李世倬 清
草书《虎》轴 翁同龢 清
《梅鹊图轴》 齐白石 现代
青白玉镂雕虎纹佩 明
伏虎童子玉雕 明
白玉兽面纹钺形佩 清
白玉“天官赐福”佩 清
白玉虎纹鼻烟壶 清
白玉虎纹扳指 清
青玉龙虎纹牌 清
白玉虎首纹带銙 元
青玉马首虎纹带钩 元末明初
白玉虎形饰件 辽
虎纹柞树玉带銙 金
青白玉镂雕柞树虎纹饰件 金
青白玉虎 东汉
青玉虎 商
《迎春》 罗翔
黄釉黑彩题诗虎枕 金
黄釉黑彩题诗虎枕 金
白釉黑彩鸿雁树木纹虎枕 金
白釉黑彩鸿雁树木纹虎枕 金
霁红釉梅瓶 清康熙
青花福禄万代纹橄榄瓶 清雍正
釉里红花果纹葫芦瓶 清乾隆
粉彩岁朝图碟 清雍正
“慎德堂”款粉彩婴戏图盘 清道光
粉彩花卉纹瓶 清乾隆
粉彩描金婴戏图四螭耳尊 清嘉庆
粉彩灯景平安如意图碗 清道光
内青花外黄地粉彩三羊开泰纹碗 清光绪
书法作品 杨军
书法作品 左:高秀清 右:王高升
《翁方纲诗意图》 石峰
《托杜鹃 望帝春心》 马硕山
《笛韵》 赵建军
《喜春图》 赵建军
《伏虎罗汉》 陶瓷 1997年
《雄威舞骤雪》粉彩瓷盘 2005年
《东北虎》特种邮票 1979年
《梨花春燕图》 黄慎 清
《梅花水仙扇面》 赵之琛 清
《山村雪景图》扇面 李世倬 清
《双色梅花图》扇面 杨晋 清
《行书七律诗》扇面 文徵明 明
《紫乔凝烟之四》 熊广琴
《松柏延年》 胡妍
书法作品 晁岱双
《猛虎半日闲》 谭斐
《钟馗迎春图》 李文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