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万晓笳原来是画国画的,习惯了在宣纸上的信马由缰,一朝面对制作程序严谨复杂的油画及那些粘乎乎、油腻腻的颜料,难免心生畏惧与迷茫,一段时间以来,她确是疲于与这些并不熟悉的劳什子搏斗,以前那种对于绘画的率真悟性与对生存状态的细腻与敏感的自我探视,却与她捉起了迷藏。
然而,技巧的屏障并非无法逾越,从她近期的一批作品中所流露的那种女性进入幻想状态时淡淡的一抹微笑;那种游走于心灵的各个角落,捡拾片片零散的意识,漫不经心地搁在画面空间之中的怡然状态,使我忽略了技巧的因素,转而对她的内心世界细细审视。
绘画对于万晓笳,只是一种自然、直接的有感而发,那种既说故事又讲道理的事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或者说,她是既不说故事,也不讲道理,从来就不具咄咄逼人的攻击性。那些头发蓬松唇红齿白大眼睛忽闪忽闪奢侈地享受着生活的女主角,像极了创造她们的万晓笳,或者说在心态上、在内心深处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她的女人她的花草她的房间一角,都仿如在冬日闲散慵懒的下午披着同样懒洋洋的阳光与老友把盏促膝,娓娓道来,心情就像她画面的色彩一样静谧平和,连令人心旌摇曳的吻也显得平静如水。
我一直以为,女人做事就应该是女人的样子。在这个为男人准备及由男人主宰的世界,女人的不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在她们那里,好像从来就不会为了成功而去做事,她们只想去做、喜欢去做,毫无理由。她们的性别角色似乎决定了她们更在乎做一件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从她的画中,我看到了一种优雅、美丽与尊严,无论是私人体验、个性语言,还是将现实生存演绎成独特的自我图像的本能,均来源于她内心的直感和率性以及聪敏,只与她自己的心灵有关。
王维加(原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作者:王维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