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决定广州未来发展格局的广大青年干部,在具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其美学艺术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未来
城市,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集中展示,更是一个社会群体美学艺术素养的集中呈现。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城市会缺乏人文情怀;如果没有美学元素,城市就会缺乏生命张力。围绕着广州创建全国中心城市的新课题,有人认为蓝天白云很关键,有人认为智能化很关键,也有人认为文化设施很关键。凡此种种,其实都在指向一点,那就是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很关键。而决定广州未来发展格局的广大青年干部,在具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其美学艺术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未来。
青年干部的美学艺术素养亟待提高 亚里士多德说:“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一个社会的整体美学艺术素养,蕴含着一个族群的文化心理、个性特征和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其所张扬的审美艺术观念,体现了社会大众的主流思想意识和欣赏水准。
纵览全球极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以经济影响力著称的纽约,还是以海岸线优美而闻名的悉尼,处处都彰显着人类对美和艺术的追求、探索和重构。显然,这些优秀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者,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外,也是极具美学艺术素养的。
而我们之所以与这些优秀文明存在差距,除了历史原因之外,还由于我们的文化教育中,残存着比较落后的功利主义思维。比如很多人认为,琴棋书画、审美教育、艺术素养等,只是少年宫、中小学、大专艺术院校的必修课,不涉及这个行业或不感兴趣的,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个城市的整体美感和发展潜力,不在于耸立了多少高楼、修建了多少座大桥、有多少座五星级酒店,也不在于设置了多少音乐厅、博物馆和书画院,而在于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洽展示,在于城市规划中呈现的整体美感,在于细节之处的艺术情怀。
广州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不是拥有跨国公司、国际航班、地铁网线等符号化的东西,更不是追求GDP和人均产值,而需要锻造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不断提升经济活力、艺术美感和人文情怀。
试问,一个缺乏美学艺术素养的青年干部,怎么懂得考虑城市的有序规划,如何营造和散发广州的岭南文化特色?显然,多元化的社会趋势、复杂多变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及日益繁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的美学艺术素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青年干部提升美学艺术素养的路径 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学艺术素养的形成,能起到调节思想情绪、促进潜能创造、培育道德观念、激发审美想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等作用,对于人性的完美、人格的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都非常重要。
通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培养青年干部的美学艺术素养,关键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提升认知,深刻领悟美学艺术素养的重要性。美感的形成是一种享受,在提高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点的碰撞,不仅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培养愉悦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了解和领悟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华。比如,从艺术家的技巧、心智、品格、意境等,了解到作品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流派诞生和不同文化的交融。这将使青年干部的眼界更开阔,观察力更敏锐,从而在工作中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是学以致用,将艺术修养的成果提升运用到工作中。深层次的内涵与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形式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青年干部要努力把美学艺术学习的感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细心探寻诸如领导艺术、管理艺术、沟通艺术等技巧,以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独特的魅力,凝聚并带动部属和团队,不断创新求进,提高工作效益。
三是推动交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青年干部的美学艺术素养。艺术交流日渐成为社交和公益类活动,可结合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把提高美学艺术素养作为青年干部理论培训的内容之一,努力增强管理者的“软实力”。通过举办书画比赛、艺术展览、艺术品赏析、专题讲座、艺术家交流等,扩大青年干部的艺术视野,提高其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美则社会美。作为广州发展的参与者和未来主导者,青年干部一定要有基本的美学素养。唯如此,才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广州发展成果和岭南传统文化,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有底蕴、有情怀、有特色的羊城。
(王文生:广州青年研究会副会长、广州青年画院院长 赖音:广州青年研究会理事、广州青年画院副秘书长 本文责编/曹建民)
作者:王文生,赖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