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展览开幕式嘉宾
开幕式嘉宾剪彩
相关链接:
可以说,我塑造的敦煌人物就是我心中的神,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化身。宗教艺术于我,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天书,而我将一直不停地读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曾浩
为敦煌所震撼 用油画技法塑造佛教神话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中始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深邃而系统的哲学文化。而敦煌作为中国佛教的集精华之地,敦煌的石窟造像和壁画可谓美到震撼人心,菩萨、观音、飞天、伎乐天等形象优美而灵动,组成了敦煌艺术的恢弘气势和博大精深。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时代发展的特征,在当代艺术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之后,钟情于传统文化的年轻艺术家少之又少,而年轻艺术家曾浩,却有很多与传统佛教文化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7月15日,由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主办,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报、北京艺德环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神曲——2011曾浩油画作品展”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开幕,中国著名慈善家李春平先生、中国美术家报社社长吴宏先生、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主任王无际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华天雪女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闫品女士、中国国际和谐基金会副主席闫岚平先生、原北京电视台副总编江洁红女士、著名国画家白伯骅先生、著名摄影师逄小威先生、北京万寿山书画院院长佟连跃先生、信远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宋斌先生等嘉宾前来捧场。
曾浩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是他从小的爱好。20世纪90年代,初次到敦煌考察和观摩的曾浩被敦煌艺术的气势所震撼,在他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触动,而之后他又多次对敦煌进行考察,每次他都以一种“朝拜”的心情投入。对于敦煌艺术的喜爱促使他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佛教艺术的真谛。曾浩选择的是通过传统油画的写实技法去塑造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形象。
视觉经典美术馆馆长吴华介绍美术馆情况及展览组织过程
视觉经典美术馆艺术总监汤传杰主持展览开幕式
艺术家曾浩
主办方为艺术家颁发荣誉证书
佛教绘画精致唯美 年轻艺术家曾浩受明星待遇
此次展览展出了曾浩近年来创作的以敦煌系列、佛教系列和神话系列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共23幅,他的作品对于技法要求极其严格,画面大部分呈现的是富丽堂皇或是空灵的背景下菩萨、飞天等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精致唯美,从五官到衣着,从发丝到首饰,每一个细节都精细入神,还加入了油画浮雕的形式。
基于此,曾浩每一幅作品的创作时间都比较长,而作品数量很少,此次展览是主办方尽最大努力从各地收藏家和机构借展而组成的。或许是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或许是对于佛教题材的敬仰,艺术家在开幕当天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前来参观展览的观众们整个开幕式上都争相与曾浩合影,并请他签名留念。
曾浩作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3960*1990cm 布面油画
作品浅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展览主要展出了曾浩的敦煌系列作品,包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西王母》《湿婆舞王》《吉祥天眷属》等作品,主要以画面中心的人物形象为主,画面细腻宁静,多为神像正面打坐之姿,背景为绚丽高贵的莲花座,神像则身着绫罗绸缎,全身佩戴镶嵌着红蓝宝石的复杂银饰,雍容华贵,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其中作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作品,近4米宽2米高,这是曾浩在汶川地震之后,感受到全人类的力量都在帮助四川,单个人的力量则是很小的,他感慨希望自己能有千手千眼的法力去救苦救难,便根据敦煌第三窟的元代甘州史小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创作了这幅作品。曾浩用油画的色彩冲击力将画面不同的深浅层次表现出来,在画面中体现出了立体的形态。画面中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在莲花座上打坐,金色火焰背景衬托出了菩萨的至高无上和普度众生,画面两侧则是毗那夜迦和火头金刚两大护法神,与菩萨的温文尔雅不同,两边的护法则强壮勇猛,与菩萨形成了不同的动静强烈的反差。
收藏和拍卖市场表现突出
曾浩的佛教系列作品,先后被英国西蒙敦煌研究院、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敦煌艺术机构、国内外画廊和收藏家收藏。而在拍卖市场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在2005年初,作品《舞神》以41万8落槌,后来2008年秋拍中作品《飞天》成交价:RMB1,576,960。
曾浩 《敦煌系列-西王母》布面油画
作者:刘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