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办的上海艺博会一楼进口处,彭鸣亮的画赫然在目,他指着墙上的画说,我这次还是只展不卖,这些画大多是从收藏家那里借来的。
人们经常在地铁、路牌和楼宇广告上看见彭鸣亮的画,他也许是所有艺博会参展画家中“能见度”最高的。但他的原作却又是不容易看到的,因为他没有签画廊,拍卖场上也几乎看不到,能见到原作的机会只有在一年一度的艺博会上。
彭鸣亮表示,很多人对他的画有争议,主要是因为他的画经常出现在广告上,但撇开这层因素,中国又有几个画家的作品能让人远远一瞥就认得出的呢?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极其火爆,它的领军人物张晓刚、方力均、王广义,不论学术水准高低,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作品能被人一眼就认出,这就是学术上讲的画家标识度。
既然有长期的藏家跟踪,根本不愁卖,又何必来艺博会呢?彭鸣亮说,自己的作品出产量少,所以要挂满十几米长的展板必须得跟藏家借,目的无非是让更多的人来看原作,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某些人所说,只是画一堆毫无变化的细胞。而且,中国画家应该向西方成熟画廊学习,在高规格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良好艺术形象,别急吼吼地涨价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