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燃点展讯】涩味—原弓个展

2015-04-08 00:00

【燃点展讯】涩味—原弓个展 randian randian

微信号 randian-online

功能介绍 独立艺术批评双语在线杂志

[新闻稿]



2015年3月21日,知名当代艺术家原弓个展“涩味”,将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皮道坚、 李振华担任艺术顾问,杜曦云为策展人。


“涩味”展览以味道为切入点,集中展示原弓近年来利用旧物和气体创作的作品“温暖的涩味”、”碑林”、“香如故”、”空袭全世界”行为影像、“漫步”、“其实我什么都不懂”以及新的创作尝试——现场表演:“哈姆雷特机器”第一幕“家庭相册”。

总体来看,原弓此次展览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温暖的涩味”、”碑林”、“香如故”更多的表达的是原弓那一代人的时代记忆;”空袭全世界”行为影像、“漫步”则是原弓用艺术介入社会和文化的体现。

“温暖的涩味”、”碑林”、“香如故”的创作材质均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饼干盒、棕床和板凳与热水瓶胆。对于生长于那个时代的人,这些都是时代的印记。


“温暖的涩味”中印着暖色系图案的饼干盒相互挤压发出样板戏节奏的声音,图案和声音唤醒的是观者对那段特殊时期的记忆,温暖而又艰涩。

“碑林”中如迷宫般设置的棕床与迷宫的局部终端中安置着的旧电视、那个时代被观念的丶典型化的影像是对当时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思,棕床上的折皱是记忆的折痕,也是象征生命的年轮。


“香如故”,是用数百件各种板凳与旧的热水瓶胆构成的装置。大小板凳安静有序的排列在一起,“观赏”着由70丶80年代电影中的“吻戏”剪编而成的作品“品味”。特别象当年大伙在弄堂聚集观影的样子,现在都让人怀念。


”空袭全世界”行为影像、“漫步”是原弓介入社会的作品,保持了原弓艺术创作中一贯具有的挑衅与失控的气质。气味一直是原弓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气味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特性让人无法拒绝。原弓用气味让观者的感官无所遁形,在气味生成的敏感的体验空间里,反思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


“空袭全世界”是个异想天开的项目,原弓在威尼斯和上海发起在高空以“突袭”的方式,释放香雾的行为创作。其《空袭上海滩》和《空袭全世界》受邀参加了2015年2月10日在瑞士巴塞尔的丁格利博物馆(Tinguely Muse-um)开幕的大型专题展览“艺术之味”(Belle Haleine)。这次大展集结了20世纪以来很多国际名家的作品,如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迪特尔?罗斯(Dieter Roth)、让?汤格利(Jean Tinguely)、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梅格?韦伯斯特(Meg Webster)等
原弓的艺术项目通过入侵、不合作,在异时异地,唤醒的是对今天艺术体制的再次认知,同时将艺术工作带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急转弯小组现场表演的开幕表演—海纳 米勒的“哈姆雷特机器”第一幕“家庭相册”,是原弓对于一个全新概念–“美术馆戏剧”的尝试,是当今世界传统社会结构崩溃的缩影。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是剧烈与急速的,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跌宕起伏,原弓以艺术的路径对过去进行检视和反思,以期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涩味”是原弓记忆里生活“味道“,也是他历经岁月发酵的”香气“之源。

 

来源:randian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