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宗秦汉——【秦风汉韵】陈松长丶朱永灵书法艺术展 书宗秦汉的联合尝试

  昔人言:「印宗秦汉,书法晋唐」,这大概是历来从事中国书法创作的不二法门。但是,现在如果你还只是「书法晋唐」的话,那显然是落伍了。

  自上世纪初发现西北汉简以来,随着大量的秦汉简帛文字资料的出土,那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秦汉墨书文字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现在如果你要「取法高古」的话,那麽,就不应只是「印宗秦汉」,而应该是「书宗秦汉」了。

  秦汉简帛文字的大量出土不仅改变着人们对中国书法史的认识,而且也引起了简帛文献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在从事简帛文献研究的同时,已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简帛文献的文字特点丶书迹演变丶地域风格和书手特徵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术与艺术的融合。

  我们所作的【秦风汉韵】书法艺术展,就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进行的一次尝试,我们强调书法创作的原真性,特别重视秦汉简帛书体风格的临摹,力求真实地表现秦汉简帛书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又借助现代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具有秦汉简帛书风的书法作品。

  作为书法创作,我只是一个票友,但朱永灵先生则是一个很早就崭露头角的书坛才俊。我们认识在2005年,当时他和周祥林丶张智重一起在我主管业务的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三人书画展,也许是我曾编着过《马王堆帛书艺术》一书,所以一见面他就特别邀我去观赏他取法马王堆帛书而创作的书法作品,由於我们有着对马王堆简帛书法的共同认识和艺术取向,所以谈得非常投缘,从那以後,我们就成了跨界的朋友。

  2015年9月,我们在长沙举办「《岳麓书院藏秦简(肆)》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韩国庆北大学的秦汉简帛研究专家尹在硕教授莅临会议,我们在学术研讨之馀,偶然谈到简帛文献研究与简帛书法创作的关系,我们一致认为:通过书法展览的形式推广简帛文献的知识,这应该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当时,尹教授即邀请我去庆北大学博物馆举办一个秦汉简帛书风的书法展览。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经过我们三人的共同努力,在各方的支持下,现在终於推出了这个带有尝试性的书法展览,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秦风汉韵】,也就是想展示一下秦汉简帛书体的艺术风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给中韩书法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人们提供一个观摩和切磋秦汉简帛书法艺术的平台。

  这次展览之所以能成功举办,我们要感谢韩国庆北大学历史学院和博物馆丶中国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鼎力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感谢中韩各界朋友的无私奉献和友情襄助。

作者:陈松长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