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年10月27日下午2点,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科普之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践展览”在安徽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启幕。来自国际、国内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们在11号楼八分之一真空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此次展览由吴征和孔德峰担任总策划,张兆宏、于向溟担任艺术总监,萧煌担任策展人。开幕式之后,来自线上线下三十多位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聚焦“从量变到质变——未来人类科学艺术'合'聚变”这一主题,“合”既是科学与艺术的合,也是寓意合肥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发展上,打造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这一城市文化名片的定位与愿景。艺术融入城市的更新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时尚的城市气息,还有一座城市的温度。
大太阳艺术科普团队,在 11号场馆内的“造太阳”流体画体验,让孩子们趋之若鹜,连大人们也兴致勃勃的加入到绘画创作当中。
除此以外,还筹划举办了沙龙活动。不仅邀请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中国”参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论坛”活动是科普中国专家沙龙系列活动之一,定位为科学家和艺术家搭建深度交流平台,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赋能科普,赋能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等领域。不仅如此,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着眼科技前沿,传递青年人的科技声音,共同探索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技生态。
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了国内外科学和艺术领域重量级的嘉宾,围绕核聚变、“人造太阳”、公共艺术、空间设计、灯光艺术、生物科技、湍流之谜、科普产业等话题开展开放性交流。
参与的代表性嘉宾有:
赵穗康 美国纽约时装工艺学院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教授,美术系主任
Clayton Spada 美国艺术家,博士,生物学家和视觉艺术家
邱艺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院士、意大利中意当代艺术协会主席
韩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设计学院副院长
李学斌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许宁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张兆宏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大太阳(合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能源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孔德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程泽堃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社长、《探臻科技评论》出品人
此次沙龙大家所讨论的艺术并非是一个广义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是指大美术概念范围内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艺术、新媒体类艺术、生物艺术等。实际上,艺术创作与科技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渊源由来已久。由原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暗箱”到摄影术的发展;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成果……科技的发展直接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而到现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的创意及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科技手段与艺术创意的融合直接催生了大量全新的艺术形态,反过来,艺术的发展,为科技广泛应用于生活,提供了更贴合的润滑剂和亲和力,而不只是高冷的技术。
“人造太阳”是诗意的存在。当人类面向未来,对太阳的崇拜所产生的科学创造,源于生命本身的激情燃烧。面对黑暗和人类的脆弱,太阳的能量,让我们获得自由。艺术拥有自由的天性,自由则赋予生命内在的力量。当我们与太阳交流时,充盈的光与热,创造生命万物;火的淬炼,吸纳氧气,留下废物,重新繁育,孕化生命的艺术。
从CRAFT设施到CFETR 工程堆,我国开展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用核聚变能源点亮世界,实现人类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大太阳艺术科普” 研学基地的概念定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东冲村与东瞿村附近,项目毗邻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这里拥有原生态的自然村落、在地特性的民俗建筑、乡村最美稻田路及森林田野。“未来人类科技学”则是由“大太阳艺术科普”策展团队提出的一种公众参与科学与艺术的新概念,这是一种面对科技变革以及未来人类生活的设想与案例实践。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科学的“硬核”并保持公众视角,去诠释和拥抱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科普之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践》作为近一年在地化的科普产业探索实践成果,借力2023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进行呈现,展览内容分为探索、传奇、神话、发现、聚变五个主题板块,期待打造研究艺术与科技、青少年艺术科普研学的产业基地,用艺术创作、驻地考察、研究写作、艺术展演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太阳初出光赫赫,伟大的赫利俄斯和夸父逐日的梦想在我们头顶的天空喷薄而出。展览地点甄选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现场我们用巨大的“人造太阳”公共艺术作品向伟大的科学精神致敬。此次活动获得了领导嘉宾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一位受访者表示,“一直觉得人造太阳这类高端科技离我们很远,今天看到了由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大太阳”的艺术装置,感觉到了极大的震撼!
通过现场感受人造太阳里的关键技术,深刻感受科学与艺术的魅力,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据悉,2023年10月22日—23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是本次年会的重要活动单元,是一场科技文化艺术的盛会,旨在展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普之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践作为此次艺术节的重要展陈内容,包括本次沙龙均由“大太阳艺术科普”团队推出,亮相于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作为深度案例研究,将推动创新科技与文化艺术在生活现实中的结合应用,共享科技生活之美。
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科普之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实践展览”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安徽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
承办单位:大太阳(合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庐阳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能源研究院科学与艺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
学术支持:北京对外文化贸易协会国际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