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Fuoco B. Fann 范炳煇|“德里达《绘画中的真相》” 研读讲座系列:(一)《嵌框》1

编者荐语:

德里达《绘画中的真相》是一部十分艰涩难读、不易翻译的哲学著作,也是20世纪末以来最重要的艺术哲学论著之一。德里达在本书中深层刨析艺术“再现概念 Representation, 及“再现”如何被“再现过剩值”在艺术实践中限制。德里达对再现概念的“解构”表明,再现概念具有双重性艺术作品中不存在纯粹的再现。绘画中的不是绘画呈现的事物自身,是一个双重副本;事物的表面相似性,实际上可能与相似性自身相反。绘画无法完全捕捉主题、画框、边饰、笔势、标题以及上下文等元素组成的意义绘画作品的意义通过所指(意义)与能指(视觉表征)之间存在的内在微妙差异 (“延异” différance)产生;与此同时,观众在观赏解读绘画时,也会赋予作品多重意义德里达认为,艺术这种固有模糊性无法表达单一绝对真理”,而西方真理念与逻各斯中心主义无法分离。对于德里达来说,艺术始终与哲学共谋,艺术需要借助哲学来定义、解释自己,并以哲学作为一个手段使艺术实践合法化和历史化在这意义上,艺术作品总是被哲学的延异”定义“文本化。德里达从哲学与美学角度质疑:绘画作为通向现实的透明窗口、绘画的主与次、中心与边缘等传统观念的合法性,以及绘画固有的模糊性和多重意义。德里达《绘画中的真相》一书,为当代艺术、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开拓了一个自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以来,美学与艺术理论尚未涉猎的新领域。本讲座以英文、法文原文本为准:

Jacque Derrida, Truth in Painting, translated by Bennington & Mcleo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7, 

Jacques Derrida, La vérité en peinture, Éditions Flammarion, 197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502/7f654ae139567c4f0d031d36f167d826.jpg

Fuoco B. Fann 范炳煇,曾名范炳,少年从学于著名美术史论家、艺术批评家、画家⽔天中先⽣,成年定居美国⾄今。范炳煇以后结构主义哲学、跨⽂化哲学、⻄⽅艺术理论,及物质⽂化跨学科研究⻅⻓。现为PAC加州哲学与艺术研究所主任、伯克利⼤学客座哲学教授。英⽂后结构主义哲学专著 This Self We Deserve: A Quest after Modernity《我们应有的⾃我:现代性之后的探索》,⾃2021年被列为伯克利⼤学教材,与哲学与艺术理论⽂集 《诸野拾萃》均收⼊哈佛、哥伦⽐亚、 普林斯顿、芝加哥、斯坦福、伯克利、洛杉矶、⾹港中⽂⼤学等⼤学图书馆。



德里达《绘画中的真相》:

“嵌框” 1 英文讲座转录翻译文稿

范炳煇



原文朗读:

有一个人,不是我,走过来说:“我感兴趣的是绘画中的习语。” 你可以想象:说话人不动声色,吐字时神情木然,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在你期待可能有手势出现的地方,如头部周围,或围绕某些字眼如“绘画中”;也没有用手指头模仿引号,或在空中画出字形,只是说:“我感兴趣的是绘画中的习语。”...... 即便是我再写几次,在文本中加满引号,引号中叠加引号,加斜体字、方括号,用手势比划,即使我把所有标点符号的细节都加上,我敢打赌,最后那个最初的残余印象仍在,它会开启一个分裂的“原动力”。现在,我留给你这个话题,他不是我,走过来说:“我感兴趣的是绘画中的习语”...... 

段落解读:

此处要点:什么是“习语”?若你了解德里达的思想,他最关注的是表音语言问题,质疑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试图在此奠定的这个基础。那“习语”的概念是什么?习语是带有比喻、暗示的短语或表达,所以,习语不是文本陈述。在英语中若我们说,“下着倾盆大雨!” 这句话是比喻,而不是字面陈述;因为你不是在说:“外面下大盆(原句“下狗下猫”)!” 所以称之为“比喻”。如果有人问你“习语”,这很棘手,因为你已经面对语言的一般问题,特别是表音语言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问题,在此又有“比喻”的表达问题。这不是法律文件,也不是字面声明,但从本质上讲,这就是问题所在。德里达强调的是此处的“空白”,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句。关键在于德里达为什么这样问?他指什么?他试图说明,语言通常是如何的“含混不清”。我们认为语言就是语言,只要你把话说清楚,我就能明白。如果你站在德里达此刻的立场上,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除非在你与他人交谈时,用手势、带情感、表情,加上微妙的“严苛手势”说:“你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没有任何暗示,完全木然不动,你就会看到语言的真正的(抽象)本质,这就是德里达说的要点。

原文朗读:

2. “绘画中的真相”,签名塞尚,这是塞尚的话,在一本书名中久久回荡,可听起来像一个欠单。那就把它还给塞尚,可首先得把它还给,在我之前引用过的达米施。我承认这笔债务,我欠着它,是为了让这笔债回归其所属之人。然而绘画中的真相,总是自我欠债,塞尚却承诺要偿还:“我欠您画中的真相,我会告诉您。”(致埃米尔 · 伯纳德,1905 年 10 月 23 日)。多么奇怪的表达!说话人竟是一位画家。若说他在说话,倒不如说他在写作,因为这是一封信,而这句“妙语”写起来要比说起来容易,因为他写的是一种什么都没有呈现的语言。根据“言语行为”的古典理论,要实现这个事件、解开它锁链的条件之一就是:塞尚想要说什么,人人都得听懂。在埃米尔 · 伯纳德等人,打开此信时,这个条件只是个虚设,换句话说,是常规协议的一个部分。假设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找出这个条件是否能够实现,是否有任何意义—这有待观察。那么“言语行为”理论,在绘画中是否有对应之处?是否能够解答绘画的问题?

段落解读:

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他引用塞尚的话,“我欠您画中的真相,我会告诉您。” 这是一句名言。此处的要点是:与第一句有关习语的话:“我感兴趣的是绘画中的习语”相比,现在这第二句话:“我欠您绘画中的真相,我会告诉您!” 看着这两句话,能看出其中真正的区别吗?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说:有区别!可这两句话却像任何抽象事物那样抽象。德里达提过数次,“表达行为”,他在阐述一个背景,让你意识到,什么是语言的本质?我们在谈论表音语言,特别在这里,我们谈论的只是英语,当然后来他也提到了法语,这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

原文朗读:

那么真相是什么,真相能被欠着?甚至还能归还?而且在绘画中归还?让我们依照埃米尔 · 伯纳德的思路,来读信中的这句话,那么“绘画中的真相”,将会是塞尚的一个典型“笔势”,据说他这封信的签署如“神来之笔”。可怎样才能识别它?首先要通过这一点:在此事件中,双重性的不定双重事件契约,却在其单一性上分裂,而且连接着一种语言游戏、随机性,以及语言布局的简洁性,并与自身缔结契约。如果存在某种完全纯粹的(无论多少)习语或方言,必然就可以在这一运作中,识别塞尚的这一“笔势”。当我说:“我感兴趣的是绘画中的真相这一习语,” 你总是可以试着去解读。而就其意义而言,不惜花费笔墨来翻译,应该体现出哪些相关的特征呢?

段落解读:

如果你们回溯,“据说他的这封信的签署如神来之笔”。首先,以“那个事件的双重性不定的双重事件”来对比。我们在此逐字逐句研读,看到的就是一个“副本”。我们从福柯那里已经学到,表音语言是话语的“副本”。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事物、事件的副本,无论语言试图指称什么。但对于表音语言来说,这里还有另一个步骤:我们首先通过语音模式,以话语来指称语音元素!所以我们不是直接说出,要说的话语指称,必须先努力去表达“语音”,语音一经说出或被听到,再把语音“翻译”成所指称的事物。对于以表音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从来如此。而中文不指称语音,无论说什么,指称的都是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概念,无论是普通话还是粤语,原理都一样。“每当我说什么,只表示我想要指称的事物(而不是语音)”。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说话时首先要以发音来指称语音,或语音表达,再由这组语音表达最初的指称事物,这也是我们从福柯那里学来的,这是表音语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文朗读:

与事物自身相关的“笔势”,即事物本身。由于绘画所具有的力量(直接复制或复原、或相应的透明性等表达能力),在用法语说“绘画中的真相”,并不指绘画中的真相,而时意味、并可以理解为:真相自身的自我复原,无需中介、装扮、面具或面纱等(媒介)。换句话说,真实的真相或真理中的真理,自我恢复复原,似乎是真理自给自足,可以远离一切错位、幻象;甚至任何再现也被分裂为两个属格关系:与自身相仿,自身产生两次:真相的真相,与真理的真理。

段落解读:

在此德里达解说,法语与英语之间的微妙区别。我们用英语说,“绘画中的真相”,与我们用法语说同样的话,有一定的区别。在英语中,我们说“绘画中的真相”,只是简单地说:请陈述”绘画中的真相”;我希望知道,绘画中的真相或绘画的真相。但在法语中,同样的句子,同样的问题会被理解为:真相本身无需中介,装扮,面纱。当你用英语说“告诉我绘画中的真相”时,你需要中介,装扮,需要面具,需要一些东西作为媒介表达这个状态。但在法语中,就我们在此所读而言,不是这个问题的同样含意。可问题是即便使用法语说:真相自身已被还原,或无需中介、装扮,面具或面纱等等,仍然只是文字,与“真相”、“真正的真相”或“真理的真理”没有关系。即使用法语问这个问题,仍然会陷入同样的境地,就是说,我们仍然需要装扮、中介、面具、面纱等等媒介,这没什么区别。并非用法语提问,就会直接切中要点,事实并非如此。

原文朗读:

……如果我们要理解塞尚的这句话,真理(呈现或再现,揭示或相映)必须在“绘画中”通过呈现或再现,即真理的两种模式。真相、画家的模式,必须根据真理的两种模式,在绘画中呈现。因此,“真理的真理”,这深不可测的表述,会让人们说出:真理即非真理的表述。各种交叉对偶与自身交叉,其模式仍然确定为“呈现”或“再现”。(结果是)呈现的再现,呈现的呈现,再现的再现,再现的呈现。我数得对吗?这里至少有四种可能性。

段落解读:

你们看出这里的问题了吗?用法语来提问,或我们用法语来说,“绘画中的真相”,可以意味着、并理解为:忠实地表述了真理。所以当你用英语提问,“绘画中的真相”,你只是在问一个问题,但依据德里达的说法,如果你用法语提问,那么这个想法似乎是,真相已经忠实地呈现在那里了!德里达当然不信此说,因为他说这仅仅是“真相的双重呈现”。这里的“双重”(副本)概念,是本段的最后一部分:即始于呈现的再现、呈现的呈现、再现的再现、再现的呈现,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而通常我们认为,无论我开口说什么,要么是真话,要么是假话!如果我告诉你真相,那么就是唯一的真相,但如果我对你撒谎,那就是一个谎言。你必须再想想,语言并不是如此运作,因为无论你说出什么,即刻变成了“副本”。你总是处在这种“双重”现实中,这一点在福柯的《无限的语言》一文中有更清晰的阐述。我相信其他法国思想家也都发现了同样问题,并以自己的方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原文朗读:

图像性的“本真”意义,涉及呈现或再现的“本真”意义。“真理”可以完全通过不同方式和模式呈现或再现。此处真理是在绘画中完成,而不是在话语中完成,如通常(文学、诗歌、戏剧);也不在音乐的时间中,或其他空间中(如建筑或雕塑)完成。因此,我们在这里要保持画家塞尚的艺术,签名者的艺术“笔势”。此艺术特质,也是一种本真意义上的艺术,即“绘画中”的表达。...... 从“嵌框”这个习语开始,人们总会受到对这个习语信仰的诱惑:严格地说,这应该只是在说一件事,只是在形式和含义之间,过于严格地联系起来了,而不适合翻译。但如果习语时如此,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就不会是习语,会失去所有的权力,也不会成为一种语言,还会被剥夺其发挥真实效用。如果“绘画中的真相”,这个短语具有“真理”的权力,并在其游戏中通向“深渊”(深刻意义),也许绘画中所涉及的就是真相,事实上所面临的(这个习语)就是“深渊”。

段落解读:

这里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表音语言的性质,或更确切地说:语言的性质。因为今天我们说语言,仅指表音语言,不会在谈话中加入类似中文这样的语言,因为没人懂中文。每当我们说语言时,其实指的只是英语,因为我们也不讲法语。语言是什么呢?语言是一个“副本”。为了重新认识这个“副本”概念,我在此重引福柯的话,再读一遍,你们熟知这段话:“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字母书写自身是一个副本的复制形式,因为它代表的不是所指,而是所指的语音元素;相反表意文字直接代表所指,独立于语音系统,这是另一种再现方式。在西方文化中,写作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强制我们把自己置于自我表现、及副本复制的虚拟空间中,因为书写针对的不是事物而是话语。文字写作就是深入一面空幻、深不可测的镜子深处,复制副本的副本书写,以这种方式去发现一种可能、或不可能的无限性,这种永无止境的话语追索,使话语死而复生,释放出源远流长的喃喃低语。表音文字书写中这种周而复始的在场话语,不可否认地给予我们一个,所谓的文字写作本体地位,这在那些以书写行为针对事物本身、表示事物固有的形体,而全然漠视时间变化的文化中,这个文字写作的本体地位不为所知。” 几年前,我们试着读这段话,人人都觉得头大,这是什么呀?可现在觉得是,有人在讲自己的语言。这就是学习,你们能理解,很简单!我是说,在此不可能有谁比福柯自己说得更清楚了。我们现在回到德里达语境中的第二个问题,语言如何再现真相或现实?在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场地、或背景来发挥。这个背景就是德里达说的西方思想的“旧格子”:心灵与身体,感知与理性,现象与本体;我们总是处在这个二元分裂的现实中。这是我们的背景、前景、发挥场地,左景或右景,我们都被困在这个二元性中。我们面临的每个时刻都是分裂:可感知的与可理解的、现象的与本体的!塞尚在这里说这句话时,无论是给某人写信,还是发表声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件自身,在这个事件中,塞尚试图告诉他朋友,或者每一个人,他有办法告诉你“绘画中的真相”!那么,是真相在绘画中?还是绘画中的真相?或绘画会告诉你真相?我们一样纠结。你必须回到塞尚自己的想法中去。在他那个时代,塞尚认为每个人都是“扭曲的”,至少每个人的视野是扭曲的。他要“改革”视觉艺术的“视野”,他声称“视野”被人们的生活方式扭曲了,所以他要努力恢复“视野”。了解这个背景,你会发现他用了“实现”这个词,你把这个词与“我会在绘画中告诉您真相”,或“我欠您绘画中的真相”,联系起来就明白了。因为塞尚想“实现”真相,“实现”现实,他与当时其他人不同,因为“我是唯一能告诉你真相的人!” 现在你就可以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他写信给朋友,“我会在绘画中告诉您真相“,“我会告诉您真相”!这也就自然而然了。这里的麻烦是,德里达提出的问题:首先塞尚在这里发表的是言论,不是绘画。塞尚的画是否能告诉真相,我们不知道,我们得看看画,至少看塞尚要在画里说什么。德里达的想法是:“如果‘绘画中的真相’,这个短语具有‘真理’的力量,并在其运作中通向深渊(深刻意义),那么也许绘画中所涉及的就是真相,而事实上所面临的(这个习语),或塞尚的声明,就是深渊!”

​范炳煇 Fuoco B. Fann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502/7f654ae139567c4f0d031d36f167d826.jpg

范炳煇 Fuoco B.Fann

向下滑动阅读


范炳煇 Fuoco B. Fann,后结构主义哲学家、文化艺术批评家、物质文化史学家。1961年出生于一个明室后裔文人家庭,青少年时期受教于著名美术史论家、批评家水天中先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85年兰州交通大学任教。1989年定居美国,现为伯克利大学客座教授。2020年出版后结构主义哲学专著 This Self We Deserve: A Quest after Modernity《我们应有的自我:现代性之后的探索》,选为伯克利大学艺术哲学教材,2024出版哲学与艺术理论文集《诸野拾萃》,均收入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洛杉矶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图书馆。新著欧陆哲学史论 Relearning Philosophical Temperaments from Plato to Foucault《重温柏拉图到福柯的哲学气质》即将面世。


Fuoco B. Fann, a post-structuralist philosopher, cultural theorist, and historian of material culture, currently guest lectures at UC Berkeley. Born in a Ming royal descendent-literati home in 1961, Fuoco B. Fann studied under the eminent art historian and critic Shui Tianzhong during his youth. He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 1982 with a major in oil painting, taught at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in 1985, and immigr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9. His monograph This Self We Deserve: A Quest after Modernity, a study on post structuralist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2020, was selected as a textbook by UC Berkeley.  He released an anthology of philosophy and art theory The Outlandish Meditations in 2024. These works are included in the libraries of Harvard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Stanford University, UC Berkeley, UCLA,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other universities. His new book, Relearning Philosophical Temperaments from Plato to Foucault, an inquiry after Continental Philosophy, is forthcoming. 



虞村 Yu Cun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502/91e2efb8747d1e344b9f89f90c62bd79.jpg

虞村(摄影:水天中)

向下滑动阅读


虞村艺术简历

1958年生于上海,后原生艺术家,教授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个人展览

2024

《虞村:嗨·1958》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闪光的时序——虞村艺术展》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西安  

2023

《虞村个展》锦都艺术中心,北京

2022 

《虞村个展》ARTL 画廊,上海 

2020 

《另一个世界——虞村东京首展》熏依社东京馆,东京 

2019 

《松动的螺丝:虞村个展全国巡展》悦.美术馆,秋水空间,岭南美术馆,北京,上海,东莞 

2016 

《戏说人生——虞村作品展》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虞村艺术展》雅山画廊,伦敦 

2014 

《瞧!这些人——虞村艺术展》苏州美术馆,苏州 

2012 

《品味众生——虞村艺术展》悦·美术馆,北京 

2008 

《虞村作品展》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2005 

《“图像演义”虞村油画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群体展览暨艺术活动 

2025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文献展2005—2024》,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北京

2024

《新写意主义——第四届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

2023

著名美術史家王瑞芸女士新作《西方艺术三万年》读书会,嘉宾:王瑞芸、贾方舟、胡赳赳、虞村.

学术主持:荣剑  . 北京

“退烧——南京DPT后当代艺术年度展·第八回”展,南京

2022

纪念1982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创作教学座谈会》40周年自媒体同仁联播|虞村艺术-创作-案倒(线上展)

应该呈现的声音:中国当代艺术案例呈现 | 第28期  让·萨特/虞村(线上展)

《第七届南京DPT后当代艺术主题展南京》,“诚风书局” 南京

《 过往·当代艺术展 》贵点艺术空间,北京

《我们有态度-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中央美术馆线上美术馆, 新加坡

《艺术家地图——“自然的抽象”》(线上艺术展)

《各境与相望-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展》(线上展)

2021 

《墨相推演——当代水墨艺术展》觉苒空间,上海 

《“2020 年以来的自画像”作品邀请展》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之空间,重庆 

《即时造像——当代水墨作品展》M50厘米空间,上海 

《一百个艺术家面孔》(线上展) 

《鼎新·重构——当代艺术家协会成立邀请展》中国矿业大学博物馆,徐州 

《手势象征》(线上展) 

《开放人文主义的限量版——自画像》(线上展) 

2020 

《要有书——当代艺术文献主题邀请展·上海》上海浦东图书馆&金桥碧云美术馆,上海 

《新海派水墨艺术文献展》淘艺术空间,上海 

2019 

《相交的平行线:2019维也纳·第二届中欧国际艺术双年展》维也纳 

《首届今日中国美术高峰论坛暨展览——融合创新发展》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曲产业园区,太原 

《要有书——王林暨友人文献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成都/重庆 

《第三届独立品格提名展》大河湾美术馆,北京 

2018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民生美术馆,北京 

《矿野——百年中国乡建艺术展》NIU艺术空间,石家庄 

《2018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人物专题研究展》北京万荷美术馆,北京

《海上有戏——戏曲人物画名家邀请展》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对话”芬中国际当代艺术群展》红概念艺术画廊,赫尔辛基 

2017 

《2017击鼓传花——关良,丁立人,虞村作品展》秋水空间,上海 

2016 

《中国当代纸本绘画》Waterfront Gallery,伦敦 

《漫游牡丹亭——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2016中国戏曲人物画年展》上海朱屺瞻艺术,上海 

《妈妈们的画——首届原生艺术展》悦.美术馆,北京 

2015 

《2015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北京晋商博物馆,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民生美术馆,北京 

2014 

《南京国际美术展——学术主题“沉实的足迹”特邀展》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 

《情境2014当代艺术邀请展》中捷当代美术馆,北京 

《造型的方位——2014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 

2013 

《55届威尼斯双年展——未曾呈现的声音》威尼斯 

《歧异花园:四方当代美术馆开幕展》,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第一届中国——东盟艺术双年展》东盟文化广场,南宁

《首届中国·捷克当代艺术展》中捷当代美术馆,北京 

2012 

《艺术·前沿——当代艺术邀请展》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2南京当代艺术年度——纪念南京艺术学院建院100 周年“艺术叛徒”美术大展》尚东当代艺术中心,南京 

《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2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10 

《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 》本色美术馆,苏州 

《涌——中国当代艺术展》本色美术馆,苏州 

2009 

《“中国情境重庆驿站〞当代艺术大展》黄桷坪 501当代美术馆,重庆 

《第四届成都双年展——主题展(叙述中国)》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成都 

《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雕塑网 

2008 

《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中国北京/日本东京/中国香港 

《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特邀作品展》中国/希腊/美国/中国展区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 

《艺术不是什么?中国当代艺术的 45 份问卷》798艺术区,北京 

2007 

《后先锋:中国新艺术的四个方向 》安亭公司,香港 

《“墨缘100〞中国宋庄水墨同盟第二届名家邀请展》北京东区艺术中心,北京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主题展:东方》雍和美术馆,北京

2006 

《水墨性情2006邀请展》ART国际艺术园,北京 

《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中华世纪坛美术馆,北京 

1986 

《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 》中国美术报社,珠海 

研究机构 

2007年1月虞村被【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专家指导委员会选定作为收集调查、建立档案的对象并同时建立虞村档案专项。其作品及相关材料被录入“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数据库”,被收录进《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属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学会和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

YU Cun 

1958 B. Shanghai, China 

1982 B.F.A Chinese Meticulousness Portrait of the Arts and Crafts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 Currently Lives and works in Suzhou, Jiangsu Provin

Professor, Full-time artist

Yu Cu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artist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elected Solo Exhibit

2024"Yu Village: Hi · 1958" Nanjing Art Institute Museum, Nanjing"Shining Temporal Sequence - Yu Village Art Exhibition" Xi'an Cui Zhenkuan Art Museum, Xi'an Ink and Watercolor Chang'an Art Museum, Xi'an 

2023The reading club for the new work "30,000 Years of Western Art" by Ms. Wang Ruiren, a renowned art historian, featured guests including Ms. Wang Ruiren, Mr. Jia Fangzhou, Mr. Hu Gaoqiao, and Mr. Yu Cun. The club was hosted by Mr. Rong Jian. Location: Beijing."Recovery from Fever - The Eighth Annu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after DPT in Nanjing" Exhibition, Nanjing. 

2022

NanQi&YuCun: BUDDIES, ARTL GALLERY, Shanghai, China

2020 

ANOTHER WORLD: YUCUN SOLO EXHIBITION, Shun Art Gallery Tokyo, Tokyo, Japan

2019 

"Loose Screws: Yu Village Solo Exhibition - National Tour Exhibition" YUE Art Museum, Qiushui Space, Lingnan Art Museum, Beijing, Shanghai, Dongguan

2016 

DRAMATIC LIFE: EXHIBITION OF CUN YU, Zhu Qizhan Art Museum, Shanghai, China YU CUN EXHIBITION, Arthill Gallery, London, United Kingdom

2014 

HEY! THESE PEOPLE: ART EXHIBITION OF CUN YU, Suzhou Art Museum, Suzhou, China 

2012 

TASTE ALL BEINGS, ART EXHIBITION OF CUN YU, ENJOY·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08

EXHIBITION OF CUN YU, SIFANG Art Museum, Nanjing, China 

2005

IMAGE ROMANCE: OIL PAINTING EXHIBITION OF CUN YU, TODAY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s

2025"China Contemporary Art Yearbook Document Exhibition 2005 - 2024",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ontemporary Art Archive, Beijing 

2024"Neo-Traditionalism - The Fourth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Masters", Xi'an Cui Zhenkuan Art Museum, Xi'an 

2023The reading club for the new work "30,000 Years of Western Art" by Ms. Wang Ruiren, a renowned art historian, featured guests including Ms. Wang Ruiren, Mr. Jia Fangzhou, Mr. Hu Gaoqiao, and Mr. Yu Cun. The club was hosted by Mr. Rong Jian. Location: Beijing."Recovery from Fever - The Eighth Annual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after DPT in Nanjing" Exhibition, Nanjing. 

20224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of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stic Cre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Art Colleges" in 1982 - Self-media Colleague Joint Broadcast | Yu Village Art - Creation - Case Collection (Online Exhibition)The voice that should be presented: 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Cases in China | Issue 28 Jean Sartre / Yu Village (Online Exhibition)"Seventh Nanjing DPT Postmodern Art Theme Exhibition Nanjing", "Cheng Feng Bookstore" Nanjing"Past -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Guai Dan Art Space, Beijing"Artistic Attitude -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Central Art Museum of Singapore Online Art Gallery, Singapore"Artist Map - 'Abstract of Nature'" (Online Art Exhibition)"Various Scenarios and Mutual Gaze -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Online Exhibition)

2021

Ink Appeal Deduction: Contemporary Ink and Wash Art Exhibition, J Ran. Space, Shanghai, China 

Self-portrait Since 2020 International Invitation Exhibition, Sichuan, China

Fine Arts Institute Huxi Commune Space, Chongqing, China

Capture the Now, CM Space, Shangha,China

Faces of One Hundred Artists (Live)

lnnovation·Refactor Contemporary Ar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The Coal

Science&Technology Museum of China, Xuzhou, Xuzhou, China

Gestural Abstract (Live)

Self-Portrait: The Epidemic Makes Open Humanisam a Limited Edition of Age (Live)

2020 

Neo Shanghai School Ink Washing Art Documentary Exhibition, T-art Space, Shanghai, China

Let There be Books, Invitation Exhibi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Cocuments, Being

Art Museum, Shanghai, China

2019 

Joined Parallel Lines, The Second China&Europe International Arts Biennale, Vienna, Austria

Fusi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he First Today China Arts Summit Forum&Exhibition,

Shanxi Transi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Demonstration Zone, Taiyuan, China

Got to be a Book: Wang Lin&His Friends Document Exhibition, Art Gallery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Chongqing, China

2018

Wildedness: Centennial China Rural Construction Art Exhibition, Shijiazhuang Art Park Niu Art

Space, Shijiazhuang, China 

Chinese Freehand Oil Painting School Special Research Exhibition, Beijing Wan Ho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7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Yearbook Exhibition, Minsheng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6 

Chinese Contemporary Paper Pain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Works on Paper, Waterfront Gallery, London, United Kingdom

2015 

Art Critics Nomination Exhibition, Beijing Shanxi Merchants Museum, Beijing, China

2014 

Nanjing E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A Solid Footprint, Academic Theme Special Exhibition, Nanjing International Expo Center, Nanjing,China

2013 

The 55th Venice Biennale: Un-presented Voice, Venice, Italy

2012

Contemporary Academic Valuable and Market Potential Artist Invitation Exhibition & Summit

Forum, National Art Institute of China, Beijing, China

2010 

Chinese Gender: 2010 Contemporary Art Research Document Exhibition, Natural Color Art Museum, Suzhou, China

2009 

The 4th Chengdu Biennale: Theme Exhibition of Narrative China, Chengdu Century City New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Chengdu, China

2008 

Special Exhibition of the Olympic Art Congress, China, Greece, United States, China Part: 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Tai Temple of Forbidden City, Beijing Olympic Villag, China

2007 

Post-Pioneer: Four Directions of Chinese New Art, Anting Company, Hong Kong

2006 

Mood of Water and Ink: 2006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Art International Art Park, Beijing, China

1986 

'85 Youth Art Trends Large-scale Slidshow, China Art Newspaper, Zhuhai,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In January 2007, YuCun was selected by the Expert Steering Committee of [Archives of Chinese Modern Art] as the object of coll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rchives. Yu's works and related materials were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s Database" and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Yearbook.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Yearbook is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of Peking University [Archives of Chinese Modern Art], He Xiangning Art Museum OCT Contemporary Art Society and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