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方力钧,是我接触当代艺术以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2007年是方力钧展览频繁的一年,前不久才结束了在“艺术长沙” 和北京的版画展之后,汇集其新作的大型个人展览又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老方的这一个展可以说是声势浩大,《美术焦点》12月刊的制作都因此而受到影响。我们连线的大部分采访和约稿全都因为在上海参加老方的个展而推迟,足以见识老方的影响力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个展已经成为这个圈里的一件艺术盛世,圈内人的聚会了。《美术焦点》的部分工作只能苦苦等待老方个展的开幕结束才能展开。
方力钧,从一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盲流画家”,到现在成为令世界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艺术巨星。他的成功,源于他的聪明和自律自省。他说他在最窘困潦倒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画画,因为他有一个梦想,中国艺术家可以画出时代性的作品。方力钧在当时穷得要死也不出售自己的作品,因为他要让它们一起展示,让人们看到他这个生活在中国特殊时代的艺术家的感受。在当代,没有才华可以成功,但不学会控制就死定了,这是一个操作的年代,失控绝对没有机会。
如今,当代艺术市场红火,方力钧的作品在国内外拍卖会屡屡被拍出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价格。对此,方力钧坦言:“价格是反映艺术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钱不给我造成麻烦,约束我,画卖得越贵越好!但是钱又很难不约束我,不给我造成麻烦。所以还是适可而止为好。不要让价格掩盖了艺术自的价值所在。社会尊重艺术家,并非他有钱。”
一年6个个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这应该是作品积累到一定时期的自然结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方力钧以他无所畏惧的光头形象,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从此展览不断,但方力钧对展览还是有所选择的,他是拒绝商业性的展览的。他曾经表示,中国的本土艺术家热衷于在国外办展,却忽略了文化艺术的本土性,而“艺术长沙”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本土化的,若是由此能逐渐推衍开,让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在中国的本土更为充分地展现,艺术家及相关人士能够为此做出更为实际有效的努力,那该多么幸福。一个艺术市场的弄潮儿能够有这样的意识是值得尊敬的。
上海的个展展出了方力钧近期创作的大批油画与雕塑,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第一次公开展出。这发展览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方力钧依然旺盛的创作欲,也能看出作为一个功成名就、为自己创造的符号所困的艺术家突破自我的努力。总的来说,方力钧是一个有智慧有想法的艺术家。一直记得他工作室里几案上整齐排放的老期刊资料还有他不时新买回家的历史书和人物传记。我想方力钧当年一个五雷轰顶的哈欠能够被喻为是一声意义非凡的吼叫,而今成为风云叱咤的艺术明星,一定不是偶然的。
出处:《美术焦点》,2007.12,第70页。
作者:曾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