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雍正 青花《兰亭会》笔筒


清雍正 青花云鹤九桃纹盘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体坚致、洁白、细润、轻薄,外壁和底足处理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胎骨在20倍放大下呈糯米饭状。胎壁薄而坚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轻叩,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民窑高档瓷与官窑瓷胎基本接近,很难发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


清雍正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清雍正 青花八宝勾云纹高足盅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釉面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期的瓷器呈橘皮状,釉面闪青,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釉薄而精纯,釉中密含气泡,且大小气泡混杂套叠。有些民窑青花为粉白釉,胎釉结合处无火石红。部分民窑青花的圈足上涂抹一层黄色护胎釉,与纯净润泽的青白釉交映成辉。


清雍正 青花穿花纹撇口尊
此时青花纹饰的总体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的。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文字中用梵文满饰器面,亦是此时独有。总体看雍正青花构图疏朗,简洁明快,人物面部清秀,花卉则细腻纤巧。


清雍正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清雍正 青花八宝纹背壶
雍正青花瓷器造型很多,除仿永乐、宣德等前朝的器型,还有一些具有本朝风格的器型,这时盘、碗的口面、底足都比较大。雍正青花瓷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


清雍正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清雍正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
雍正青花官窑瓷器底款有专人题写,因此各类瓷器上的字体大致相同。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双圈画得很规矩,几乎看不出起落笔。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早期款略带宋体字风格,横平竖直,横细竖粗。中后期的横竖粗细大体一致,字体极为工整漂亮,成为雍正楷书的自有风格。清代官窑篆书款大量出现是自雍正朝开始的。篆书款也有双行六字、三行六字、双行四字的。字体笔画粗细大体一致、工整漂亮。总体来看,雍正官窑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次是六字篆书款和四字篆书款。四字楷书款少。一般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书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写楷书款,个别也写篆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