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几句话:
为看帖方便,把原帖又重新编辑了一下。据报道,中央台《百家讲坛》栏目将在春节期间推出《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因为这本千言小书是中国经典的启蒙教科书。
这本书中蕴含了道德、伦理、天文、地理,历史和风俗,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把《三字经》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读书目。
但是我们的成人世界,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这本蒙学经典? 其实我们都需要恶补一下。
2008年12月30日
20081223_a9e0a8d30af345b27573IiYe6IoxC27G.jpg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三字经》之所以历久风行,影响所及,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三字经》篇幅不长,全篇仅1044个字,但就是在这有限的篇幅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明朝的吕坤,把它当作增广见闻的读物。清人紫巢氏,在为《三字经注解备要》作序的时候,称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章太炎把它和《千字文》作了对比,认为它虽然“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重订三字经》题辞)美籍华裔学者陈荣捷也说:“《三字经》以一千余字,历举中国文化义理历史典籍,实一小型百科全书。”(《朱子新探索》第672页,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
[
本帖最后由 喜平瓷 于 2008-12-30 12:04 编辑 ]
作者:喜平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