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技法层面上看,书法艺术的要素包括点画、结构和章法。其中结构是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点画毕竟不可能独立存在,而只能落实到一定的结构之中;结构又是章法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字的结构的安排,那么章法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结构的重要性还与书法艺术的性质有关。虽然人们对书法是不是纯粹的造型艺术尚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要求却有着共同的看法。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夫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掌握范本的字形结构,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范字置于一定的宫格之中,以便学习者准确把握其点画之间的关系。古代刻碑时往往先在碑石上勾勒出方格,书碑时一字置于一格之中,字形大小就容易控制了。这种经验很可能移用于书法学习的领域,因为不论历史上出现过的习字宫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方形的外框却是始终如一的。相传习字宫格出现于唐代,历经宋、元、明的发展,到清代已经大为兴盛了,出现了沿袭至今的田字格、米字格和九宫格等。当代研究习字宫格者也不乏其人,研究成果也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俞剑华先生的四分格、杨为国先生的回宫格和庹纯双先生的回米格等。
应该承认,古往今来的这些习字宫格各有其独到之处,也在不同程度上为习字者所认同。但是也应当看到,尽管上述各种习字宫格可以示人以点画的位置,却不能反映结构的规律。例如,字的重心是汉字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但上述习字宫格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甚至给人以字的重心就在习字格的中心的误解。
近年获得国家专利的黄金分割习字格,是深圳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李中原先生在全面深入考察传统习字宫格的基础上,运用西方美学中黄金分割形式美法则与科学的坐标原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来的最新书法教学成果。这一成果,攻克了以往习字宫格不能解释汉字结构美的比例规律的学术难题,对于我国目前书法教育改革及书法艺术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南高等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价说“黄金分割坐标格将深奥的书法艺术形式美十分明了地展现出来.它将带来书法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启功、王学仲、李铎等著名书法家也对这项成果十分赞赏。
讲到黄金分割与书法的关系,就不能不提到书法界的泰斗启功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启功先生通过对字形结构的缜密研究后发现,自由沿袭的汉字重心中宫说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汉字重心往往位于字中上下或左右四个聚点的位置上,而这四个聚点正是所谓的黄金分割点。后先生的研究,为黄金分割原则在书法领域的存在找到了依据,开拓了汉字结构规律研究的崭新局面。李中原先生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研究领域,对汉字结构内外比例关系中存在的黄金分割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既新颖又有说服力的科学结论。
不论研究汉字重心规律,还是研究汉字结构内外比例关系,其中的闪光之处都在于科学地利用了黄金分割原则,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思路。启功先生论书绝句云:“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表达了发现汉字重心规律后的欣喜之情。考虑到研究中核心原则的一致性,我在这里把启先生这首诗移作对李中原先生研究成果的肯定。是为序。
作者:杨再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