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山阴士童英强

  会稽山阴,江南名城绍兴之别称也,古来人杰地灵之属。所谓地灵,自春秋战国,已发达于冶金陶瓷之业,尤以铸青铜剑,天下驰名。次而釀纺织,亦有规模,故称富庶吴。所谓人杰,相传远古帝虞舜曾下驾于此:是地又为大禹治水告成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之处。公元前221 年,始皇东巡会稽,令斯相书《会稽铭文》,成为旷世之作。东晋时,大书家王羲之在此任会稽内史,并于永和九年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兰亭一地自此亦为名彰千秋之书法圣地绍兴名士豈止于此,东汉思想家王充,学者严子陵,以及唐代之李、杜、贺知章、孙信、南宋陆放翁和明代徐文长等,皆有涉会稽之历史文化。

  童君英强亦山阴人氏,虽长成于沪读,然笃厚古典文化,崇古信古好古,有山阴逸士之风。

  英强好墨翰,上手便接唐人书。初唐楷临之欧、褚二家,用功最勤,举凡《九成宫醴泉铭》、 《化度寺碑》、 《雁塔圣教序》、 《伊阙佛龕碑》,皆揣摩无度。尤于欧书“八体书能,笔力劲险,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书论》)及诸书“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别有一种骄色……其状若严严奇峰之峻,英英秾秀之华,翩翩自得,如飞举之仙,爽爽孤骞,类逸群之鹤”。(《米芾续书评》)之论体悟良深。英强自谓于此至多心得亦自信可以称为解人。

  除唐楷外,英强还旁涉魏书诸体。以次之雄强开张,补彼之安雅含敛之不足。其中南朝宋正书碑刻《爨龙额碑》及北魏正书碑刻《张猛龙碑》为其主要日课,愈久则体验愈深。尤其后者,以近人沈曾植曾评说:“此碑风力危峭,奄有钟繇、梁鹄胜境,而终幅不杂一分笔⋯⋯碑字大小略殊,当于大处观其轩豁,小处识其沉至”,于英强补益最深,使其对书法本体之美更增人里之识。举踪碑习帖而论,英强学书似乎寻常之径,然因其取法用法不蹈寻常,所创自不寻常也。

  八十年代,英强曾东渡留学,归后事商至今,虽百端待理,但酷爱艺术之心终不能释。习书之外,英强偏好古典红木家具,此中以紫檀收藏既精且贵者,确为常人所难能企及。鉴于此,予曾为其做斋馆号“紫珍堂”,一指其紫檀藏品之珍贵;又“紫珍”沪语谐音为“指真”意为可信认真,英强引为座右。

  英强毕竟为书道中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谨录王僧虔《笔意赞》语,预与童君共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