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豫见非遗中的“她”:AI赋能非遗艺术

从3月8日至5月18日,“豫见非遗中的‘她’:AI赋能非遗艺术”在上海豫园华宝楼3楼向公众免费开放。作为一场以“AI赋能非遗”为主题的全方位多远生活美学的创新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由陆蓉之担任学术主持,旨在通过“AI+非遗”的跨界模式,探索科技赋能下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同时为女性传承人搭建展示与对话的舞台,开启文化守护与创新的新篇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4540f5dc1204e8e666176834123520f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1092db06343e74246d8c9c958bc4825.png

展览开幕仪式邀请了著名爱国人士,原台湾新党党主席郁慕明;华人第一位女性策展人陆蓉之;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海派民乐演奏家马晓辉;复星全球合伙人、豫园首席文化官陈佳;豫园美丽健康集团副总裁兼童涵春堂总经理贾晓薇;上海草木香聚·慕鱼斋茶空间主理人丽川·大鱼儿;慎如堂主理人、景德镇陶瓷图案装饰非遗传承人陈鱼教授;瀚艺HANART设计总监、星锐工艺美术大师张琛;潮州市艺成潮绣研究院院长、《艺成》品牌主理人林淳爽等非遗传承人,以及众多艺术家和社会名人同聚一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6eb1949e7952be206daf84599c60372.png

开幕式有郁慕明、钱兆悦、马晓辉、陈佳、贾晓薇、丽川·大鱼儿等嘉宾云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8a70fb81c132efdcc3f747c447060143.png

论坛嘉宾左起:陈卫家、张琛、马晓辉、陆蓉之、林淳爽、陈鱼

豫见苏丝中的“她”

 苏州丝绸博物馆携手豫园,带来了一场关于丝绸的视觉盛宴。苏丝以其精湛的织造工艺、绚丽的色彩与华美的图案闻名于世,而在这背后,离不开无数女性的辛勤付出与匠心传承。展览精选了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丝绸作品,从古代的皇家御用织品到现代的时尚服饰,每一件都凝聚着女性的巧思与情感。同时,通过多媒体互动展示,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丝绸制作的复杂流程,以及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领略苏丝文化中“她”的独特魅力。此次苏州丝绸博物馆借展中国宋锦与欧洲绘画国际跨界珍贵系列作品 《大师钱小萍 & 大师莫迪里阿尼》,钱小萍根据莫迪里阿尼画作创作的宋锦作品是这次展出的一大亮点。她充分运用宋锦的织物结构,并加入独特设计技巧,以蚕丝纤维还原莫迪里阿尼画作的光影之美,使原作人物形象得以充分表达,作品色彩丰富、细腻而立体,展现了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审美价值。

宋锦,系指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宋代苏州特色织锦。后以此为特点风格织出的锦又称“宋式锦”“仿古宋锦”,现统称为“宋锦”。它起源于春秋,形成于宋代,辉煌于明清,为中国丝绸三大名锦之一。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9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漳缎,产生于明末清初,发展鼎盛于清代,并达到相当高的技艺水平,是苏州宫廷织造中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产品。它以高耸凸起的提花绒为主要特征,立体地“浮”于细腻柔美的真丝缎面,端庄而华贵,其制织工艺至今还不能完全机械化生产,苏州丝绸博物馆作为“漳缎织造技艺”传承保护单位,一直致力于漳缎的研究、保护和创新。此次展品《生肖图·蛇》漳缎镜框,漳缎织造技艺江苏省级传承人王晨采用漳缎织造工艺创作而成,生肖蛇的造型活泼,充满趣味性。

缂丝,又名刻丝,其织造技艺主要体现为“通经断纬”,以小梭子将五彩丝线逐色缂织,轮廓色阶变换独特,“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正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其缜密精巧,典雅灵动,兼具工艺与艺术双重价值。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的展品《团窠对鸟纹缂丝台屏》采用缂丝工艺,图案以团窠纹为骨架,内饰对鸟立于联珠纹方台之上,为唐代典型纹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66fc7fb4a2e631de8e7ac4ca48bcea8.png

苏州丝绸博物馆展出中国宋锦与欧洲绘画跨界系列《大师钱小萍 & 大师莫迪里阿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6f345e7efd25df1ba64bfc78468e3b1.png

苏州丝绸博物馆新媒体交互丝绣纹样装置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5a56d76520503afcfca335ce34b29a70.png

橙色花卉盘绦纹宋锦女士手拿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731c68ef8c909d111607be9b98bbb5b.png

绿色九品莲花纹宋锦女式桶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5ea5de23df141219b485f221e8b72d8.png

秋香地金钱如意纹宋锦荷包

锦绣红颜——女性服饰中的非遗密码

「衣做绣,锦为缘;红颜未老,薪火长存。」

展览锦绣红颜——女性服饰中的非遗密码”,以历代女性衣饰为经纬,编织一部跨越千年的非遗文化长卷。从唐代的联珠纬锦,宋代的暗纹花罗,明代的妆花云锦,到民国的海派旗袍,每一针一线皆是女性智慧与时代审美的对话,每一寸纹样都镌刻着中华技艺的基因密码。展览聚焦服饰背后“看不见的手”——织锦、蜡缬、花罗等非遗技艺,解密经纬交织间的女性力量。由陈诗宇·衣冠服饰复原团队提供唐宋明典型女装中,唐代宝花纹的雍容、宋代缠枝花的清雅、明代云肩龙纹的威仪,既是匠心的巅峰,亦是女性身份、情感与命运的隐喻。那些曾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无名者”,借由一袭华服重获姓名:她们是深闺执针的绣娘,是礼制中端庄的命妇,亦是民间巧手的传承者。

“瀚艺HANART”传承苏州织造皇家工艺,以手绣手绘工艺见长。在艺术领域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中,瀚艺HANART深刻领悟了“中国审美”所具有的高度与意境,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中国式生活方式的回归与传播,倡导“上海裁缝”品味与工匠精神,让中国极致皇家工艺以“中国审美”方式走向世界。

非遗技艺,因女性而鲜活;女性故事,因服饰而永恒。本次展览不仅呈现服饰之美,更以现代视角激活传统基因——复原服饰与当代设计对话,邀观众触摸历史的温度,见证“她”如何以丝线为笔,在时光长河中写下永不褪色的文明诗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91ff84e166a51b6547a146b4120e5d0.png

锦绣红颜——女性服饰中的非遗密码”展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cbe893b0d5e7490fe514cd4cba543c4.png

“瀚艺HANART”传承苏州织造皇家工艺,以手绣手绘工艺见长

非遗香道:春启涵芳 本草传韵

三月春醒,万物生发。沪上242载杏林老字号“童涵春堂”的香道展示,为观众开启了一场嗅觉与心灵的双重之旅。香道作为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在这一板块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香具、闻到迷人的香氛,还能通过现场演示与讲解,了解香道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与女性养生、修身养性等方面的紧密联系。香道中的“她”,不仅体现在女性对香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上,更体现在香道所蕴含的那份温婉、内敛的女性气质,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提升。“童涵春堂” 百年堂号檐角下,泛黄的古方手札与青花药碾静述着非遗传承的温度。展柜间,先人依四时更迭研制的养颜膏方、调经药露,在当代匠人手中复现东方草木的疗愈智慧。春分时节,当归、白芍等药材随节气流转焕发温润之力,恰似女性与自然同频的柔韧生机。

童涵春堂以一场融合时光与灵性的文化雅集,邀请观众共赴一场本草与女性生命的对话。当非遗古方邂逅当代“她力量”,童涵春堂以本草为墨,勾勒出传统医药文化中刚柔并济的生命图景,不仅是对时光秘方的致敬,更是献给所有女性的春之颂歌:愿每一份跨越时空的草木精魂,都能滋养当代木兰的灼灼风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171636e083af2308caaf1b5ce1866b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0f34a778155cd4285b9ae572f0529ce.png

沪上242载杏林老字号“童涵春堂”的香道展示,为观众开启了一场嗅觉与心灵的双重之旅。

郁见“她”

学术主持人:郁达

整策师:郁正晔 

1903年由郁怀智(1853年—1918年,字屏翰,自号素痴,上海人)创立的“郁良心堂国药号”,坐落于原南市区方浜中路509号。这是一幢精雕细刻的二层木质传统建筑,一楼大门上悬挂“郁良心”牌匾,二楼左右两侧凉台中各有一门,门上悬挂“良药利病”和“心田积善”两块匾额,其首字合体即“良心”两字,这也是郁家创办国药号为民治病所遵崇的宗旨。由于信誉卓著,经营有方,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不久又在山西路和西门路(今自忠路)开办了两家分店。曾是华界南市中药行业中仅次于「童涵春堂」的第二大国药号,与同仁堂等并列。

郁怀智,上海县东马桥人,早年在就学于冯桂芬的上海广方言馆,初通英语,经营棉布致富,南京路有他的屏记棉布号。郁怀智生性慷慨,热心公益,是上海滩有名的慈善家。他志在济世,将药店取名为“郁良心堂”,语音上恰好是上海话“有良心”的谐音。郁怀智在经商之余爱好文学艺术,能诗善画,书法学颜真卿、米芾,《海上墨林》有记录他的生平事迹。郁怀智、郁葆青、郁元英,他们三代单传,捐钱修路、兴办义学、救治穷人,曾为上海当地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11月,郁家组建郁良心堂股份有限公司,设有董事5人,股东(持股人)14人,成为当时享有盛誉的著名中药堂号。1963年,郁良心堂国药号与童涵春堂合并,取名童涵春堂中药店,这次在豫园华宝楼一起参展,是一次穿梭时空的因缘际会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46b6e9b7d817dc8111dd0e708bebf5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78dc1ab4838619694beaf17cb367a9f.png

1903年由郁怀智创立 “郁良心堂国药号”,原上海南市区方浜中路509号。 

郁怀智、郁葆青、郁元英三代单传,郁元英与苏州名门严家的小姐严钰琴结缡。

郁元英与苏州名门严家的小姐严钰琴结缡,两人育有子女17人,其中五姐妹郁慕贞、郁慕洁、郁慕娟、郁慕云、郁慕莲自幼在父亲的督促下学习文字书画。郁氏五姊妹于1945年在父亲陪同下拜大千先生为师,成为大风堂的入室弟子, “五美拜师”故事传为当时的沪上美谈。幼子郁慕明1948年随从事药品销售的药商父亲郁元英到台湾参加国货博览会(姐姐慕南同行),因局势变化未能归来,是曾经十余次参加轩辕黄帝公祭典礼的爱国人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c6f523cbdce29077db23401d8aec69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564590f41425c181d7f91a36bf85ebdb.png

郁元英与严钰琴育有17名子女,其中五姐妹1945年在父亲陪同下拜张大千(中)为师,右起:郁慕莲、郁慕云、郁慕娟、郁慕洁、(侯碧漪)、郁慕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22580652e90acbae97dd9df6d5ffa26.png

郁慕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167fd7f2028f1842c9dc69eb9a7941a0.png

郁慕洁画/张大千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3f523cd4e18ed4acb57e0b0afc22eeeb.png

郁慕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b86f60e18a71ee75e4446cba002efcb.png

郁慕云17岁时的画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ecdae9d9afa1f1f46c29475f4dfb7e5.png

郁慕莲画/张大千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1fc50941d9088613a484aee7600dfeae.png

张大千赠郁慕莲书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bcb876d98412beeee8085f4b6e101b26.png

1990年五姊妹在张大千纪念馆与大千先生蜡像合影,左起郁慕莲、郁慕云、郁慕娟、郁慕贞、郁慕洁。

郁氏五姐妹中,郁慕贞,擅长人物画,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掌握了人物的神韵和气质。郁慕洁,以山水画创作为主,有深厚的传统山水画功底,喜欢表现大自然的坚韧与壮美,对山水意境有深刻理解。郁慕娟,她钟情于工笔花鸟画,笔墨线条细腻精致,色彩鲜艳华美,善于捕捉花鸟的形态和神韵,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面上。郁慕云,少时早慧,作品题材较为广泛,在人物画、花鸟都有涉猎,充满童趣和生活气息,及长反而疏于笔墨丹青。郁慕莲也以花鸟画为主,画面中花鸟争艳,生机勃勃,展现了她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郁家姊妹的外甥女陆蓉之,是华人第一位女性策展人。她4岁开始习画,9岁念台北师大夜间部补校,11岁在台北亦拜张大千为师,但因辈分只能成为再传弟子。 13岁陆蓉之即举办了她的个展,17岁画了1米X40米的《东西横贯公路》长卷,被台北故宫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蒋复璁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经的经典,如今陆蓉之在国内各地推动AI赋能非遗的工作,这种穿梭时空、融合东西的存续关系,她们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传奇故事。上海郁氏五姐妹,和她们下一辈的外甥女陆蓉之,先后在各自领域绽放光彩,“传承与创新“建构了她们家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069ca222d645534020c131e12015ab6f.png

左起:郁元英、张大千、夫人徐雯波、陆蓉之、陆郁慕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bd080e206b4d9334e8dd986f765a068.png

陆蓉之拜诗张大千(陆永明摄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ca8060a0b3abb29a1c90eec098b67581.png

陆蓉之17岁所作1米X40米《东西横贯公路》长卷(局部)现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162d452acb6d262f7389afe5b4b7f1fa.png

陆蓉之画(11岁) / 孙多慈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833351c135d7381147ad0f6dd2bc43a0.png

陆蓉之16岁时创作并题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33e3b5af87fca86179f9d67bf9fe887.png

陆蓉之《我说你是艺术家,就是艺术家》AI观念装置艺术,202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90f24d747306e5f02a5c62eb10be4e02.png

陆蓉之《蝶恋花》AIGC绘画,202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ed6ad0e6b517c3165fa54af0a94173d0.png

陆蓉之《日志》AI观念装置艺术,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2c0614a374457c6ea198cd75ce44470a.png

陆蓉之《萌奶奶》AIGC绘画,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fbe8c671d8f1b2dcb9e435a36ec77897.png

陆蓉之《萌奶奶》3D打印雕塑,2024 

非遗传承艺术家

 整策师:陈卫家,  策展人:吴仁建

特展“非遗传承艺术家特邀了两位非遗传承人女性艺术家。一位是潮州市艺成潮绣研究院院长、潮州老字号“艺成”第五代传承人、广东民间文艺“青年优才“、潮州市文化创意协会副会长、潮州市潮艺研究院院长和《艺成》品牌主理人林淳爽,这次她展出30余件潮绣经典作品,和她以传统潮绣技艺结合现代光影技术的创新代表作《宁作我》在本次展览首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dc41f89157aae26eb27a41cd64aaa1ee.png

林淳爽以传统潮绣技艺结合现代光影技术的代表作《宁作我》在豫园首秀。

还有一位是慎如堂主理人陈鱼,出身陶瓷世家,是景德镇陶瓷图案装饰非遗传承人,具有深厚家学为其艺术之路筑牢根基。她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任职,后毕业于清华苏富比艺术品拍卖管理专业。这次她带来了20余件各系列代表作,其中一套是中法两国领导人宴会选用的瓷组,尤为出彩而珍贵。这部分的特展,结合了艺术家的代表作,来展示非遗技艺传承的创新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3/a45906b8c6002d6b4c3e5ab1da283774.png

​慎如堂主理人陈鱼是景德镇陶瓷图案装饰非遗传承人,陈鱼复刻的清雍正遗风

豫见AI”特展

由一个链接上万人的超全AI知识库WaytoAGI.com和豫园联合策划了“豫见AI”特展,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AI如何助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创新设计与传播推广。同时,该部分展示与教学,借助AI设计算法,对传统非遗图案进行创新演绎,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作品,旨在激发观众对AI技术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思维。

无论是郁家姐妹的家族传承,还是苏丝制作中的女性匠心,亦或是古方中的女性气质,都深刻诠释了女性在非遗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这不仅致敬了非遗文化的先人,也彰显、颂扬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传承力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本次展览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内容与科技创新的展览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相结合,不仅是一场展示非遗文化与女性力量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与积极探索。我们不仅看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东方美学的独特风采,更感受到了科技赋能与文化创新的无限可能。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展览信息

时间:2025年3月8日-5月18日;10:00-21:30

地点:豫园商城华宝楼3楼

学术主持人:陆蓉之

整策师:陈卫家  

监制:胡俊杰

策展团队:云上豫园AI数字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丝绸博物馆

承办单位:上海豫园华灯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生活美学生态联盟 上海轻重艺术文化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宋庆龄基金会 傅申陆蓉之学艺专项基金

协办单位:尚舟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童涵春堂 潮州市艺成潮绣研究院 WAYTOAGI 慎如堂 清平时裳 木素莳已·喻道花研社 上海有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杭州银行上海分行

图片提供:苏州丝绸博物馆/云上豫园AI数字艺术中心/郁达/郁正晔/姜子缃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