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清瓷器纹镂花鸟传神放异彩

2015-07-23 10:00

清康熙青花缠枝莲纹罐一对(带树叶款)

  作者: 云峰

  瓷器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中国素来就有“室无瓷不雅 人无瓷难尊”一说,瓷器收藏渐渐为众多藏友所追捧,其中明清瓷器以其独具的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从而带动了明清瓷器市场的再次繁荣起来。

  “清康熙年制”款 ,直口、圆肩、硕腹、圈足。口沿下作变形蕉叶纹大小相间,肩腹作缠枝莲纹,又称为串枝莲,穿枝莲,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植物纹样。缠枝莲以莲花为主体,以蔓草缠绕成图案,花大叶小,是非常典型康熙花叶特征。该器青花发色淡雅稳定,尤其是一对的很罕见,非常值得收藏。

  康熙时期,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

  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观这时期的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