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全国老艺术家迎春网络展:书法家张兆铼作品欣赏

全国老艺术家迎春网络展:书法家张兆铼作品欣赏

艺术简介:

张兆铼,国家非遗水书传承人,中华水族古文字书法家,中美中法杰出华人艺术家, 2017年最具影响力华人艺术家, 文化部艺术人才, 慈善艺术家,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济南市工商联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济南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香港)会员,华夏北海国际书画院中华水书创作室主任,中国东夷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俊彬书画院理事,山东省委老干部老年书画研究会终身会员,济南艺缘书画院分院副院长。青年从师著名书法家张耀峰门下,得到身教真传。

2001年研制成功硬笔大字多功能的书写笔,从而自成一体,使硬笔大字有了突破、继承与创新。曾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市书法大赛获奖。2016年嵩山少林寺第31代弟子德昭大师为张兆铼亲自书写<铁笔硬书第一人>。2016年8月获第六届”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大赛银奖。2016年11月参加中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获二等奖。2016年11月被全国多家网站、报社推荐为好品牌影响力书法家。2017年2月书法作品被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编委会评审为一等奖. 2017年4月入选中国邮政”中国名片一带一路”珍藏集邮册。2017年4月入选《中华书画史诗》。2017年8月入编纪实丛书《大国崛起》。2017年9月入选文化部艺术人才库。2017年9月入选中国文联、中美协、中书协、文联出版社《中国美术选集-书法卷》和1949年--2018年<中国美术图鉴>.2017年11月<非遗水字书法艺术探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发表.2017年12月荣获全国首届"一带一路.中华杯”民俗文化艺术邀请展金奖。

作品欣赏:

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字书法之笔法

张兆铼

一、水字书法的由来

古朴、稚趣、浑厚的水书是水族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虽”,汉译为水文或水书,从文字角度应确切称为水字,利用水字记载下来的资料称谓水书

(一)水字的分类

水字的结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水书到底有多少个字?1986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有400多个,《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500多个字。而专家在查阅的2000余卷水书中,发现异体字主要集中在12地支、春夏秋冬、天干、九星等单字上,例如,目前发现"寅、卯"等字的异体字已各有30多个。除单字和异体字外,还有段落式表义的图画文字,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水族古文字只有400多个的观点。

(二)水书的传承

水字的文字符号体系独特,既有类似甲骨文、金文的一种汉字,也有众多的象形文字符号,还有段落表义的图画文字。其字数少(仅数百字)、文字符号体系独特,文本不能独立表达意义,而要依靠有师承关系的水书先生,即能看懂读通和会使用水书的"祭师"(全部为男性)。水书文本,由水书先生据水书所载相关条目、结合口传内容做出解释才能具有意义。

因此几千年来水书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书先生通过口传、手抄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它是水族古文字抄本和口传心授文化传承的结合。水书先生与水书的结合是传承水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

水书习俗是水书形成、发展和传承并以此构成与水族生活相关的习俗。水书习俗的传承方式形成了水书的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用水族雏形古文字编著的手抄本,一部分是通过水书先生口传心授,用以弥补因文字发展不完善而无法记录的大量要义、仪式、祝词等。

(三)水書有古體今體之分。書寫古體水書的工具爲竹簽筆,筆畫蒼勁古拙,結體率真而充滿童趣,處處流露出水家社會童年文明的特征。水書今體用毛筆書寫,時露甲骨文筆意,時帶金文遺風。風格端莊、和諧,平整有序,成漢字楷書體勢。由於水書間夾圖形字和簡化字,兩者對比雜陳,反差強烈。在一篇書法作品里,字與字繁簡相安,錯落有致,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具有自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堪稱民族文化園里一朵灼目的鮮花.

现存的水书大都是水族人家自己家族祖先所流传下来的,虽然是少数民族的文字,但因为是原始文字的分支,所以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字艺术美。

二、水字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文字的产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出来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书法的产生是在文字产生以后,我们的祖先为了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字之美,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对中国文字的书写方法、理论以及书法审美探索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作为新时代的书法爱好者,系1952年生人,非遗传承人, 中华水族古文字书法家,慈善艺术家,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特聘专家,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市工商联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济南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香港)会员, 中国当代国际书法家协会(香港)会员,华夏北海国际书画院水书创作室主任,东夷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俊彬书画院理事,山东省委老干部老年书画研究会终身会员, 济南艺缘书画研究院分院副院长。我幼年喜爱书法,中学师从张耀峰老先生得到身教真传,参加工作后从事宣传工作,后任党委副书记、厂长,潜心收集水族水文信息,历经四十多年,收集到水族水字的大量文献资料.我参照水书拓片和有关资料,结合当地水书先生的习惯书写方式,按照水书特点,我开始运用自制硬笔在宣纸上书写水族文字,书写水族古文字的书写方法归纳上升为水族水字书法,以便弘扬传承水族古文字文化。

(一)书法工具的创新与传承

在中国传统宣纸上写字几千年来都是用毛笔(软笔),由于宣纸

的纤维性较大且强度不高,用现代的硬笔书写很容易将宣纸划伤、划破,尤其是用硬笔写大字更难。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自创硬笔并在传统宣纸上写大字书法,尤其是书写传统文化非遗水字书法、女书、西夏文等。这在宣纸书写上是一次突破、创新。打破了几千年的书写传统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即是对传统书法的突破又是对传统书法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将硬笔书写从原来只是用来文字书写变成可登大雅之堂,雅俗共享. 该硬笔在宣纸上自如、流畅书写大字得益于自创的硬笔的设计结构及制笔的材料选用。一般的硬笔(钢笔等)在宣纸上运笔很容易将宣纸划伤划破。尤其是写大字时笔头吸墨较多,笔头与宣纸接触面较大,宣纸吸墨后强度大大下降,很容易将纸面划个口子,导致书写失败。我经过多年的研究,不断探索,反复试验,成功的解决了硬笔写大字时笔尖与宣纸纸面的摩擦力问题,虽是金属笔头,但运笔中的中锋、侧峰的运用,提、捺、按、压的笔法都可随心所欲,顺畅书写。该笔且能将向水字书法、女书、西夏文等文字那种远古、沧桑、遒劲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更能体现当初古人书写时的风范和意境,别有一番风味。

2016年水字书法已在国家版权局登记注册. (作品登记证书登记号:渝作登字-2016-L-00180444).目前我研制的多功能书写笔为中国书法工具家族增添了一份极有价值的载体,从而使硬笔书法有了里程碑式的记载,硬笔书法跌宕奇险,苍郁雄浑,方圆相济,疾涩相兼,有着强烈的时代艺术个性,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硬笔书法的新天地,实现了硬笔书法的中国梦和世界梦。

(二)作者对水文文字书法的创新与传承

古朴、稚趣、浑厚的水书是水族的一种古老文字,水语称为“泐

虽”,汉译为水文或水书。水家古文字创造之时代极为古远,可上溯到殷商时代,并与甲骨文、金文有渊源关系。的确,现存数百字的水书仍象汉字早期的甲骨文一样,以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居多,几乎都停留在类似甲骨文、金文等原始文字阶段。水字尽管是原始文字,水字的书法还在探讨之中.我首先提出水字书法的观念, 如何确定水字书法之主笔?如何掌握水字书法的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不仅如此,而且使用自制书写工具,书写的水字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邮政<一带一路>珍藏邮册,入选中美建交37周年<美国名片>邮册,入选中法建交53周年珍藏邮册,并多次在国家级书法大赛中获奖.得到中外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赞誉. 使频临失传的水族古文字以书法形式得以传承,真乃中国文字之大幸

2017年我书写的水字书法入选中国邮政<一带一路>集邮册.被水书之乡---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文联和文化馆永久收藏.

2017年7月2日书写的水文书法入选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与中国邮政、中国文化中心网、中国邮品开发组委会、国韵风华(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庆祝香港回归组过周年邮册 (作品18幅).

2017年6月水字书法(四尺斗方一带一路)在北京台湖书画院、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组委会经评委会严格审定荣获金奖。

2017年7月30日水字书法入选<国际集邮文化中心> 庆祝中法建交53周年杰出华人艺术家张兆铼邮票纪念珍藏册.

2017年8月11日水文书法入选<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编辑印发“中国艺术传奇人物张兆铼”“中国文化进万家精品日历”>.

2017年8月24日水字书法受邀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华文化传承委员会庆祝建军90 周年暨香港回归20 周年大型人物报告文学纪实丛书《大国崛起》征稿入编。

2917年9月1日入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艺术人才库.

2017年9月入选中国文联、中美协、中书协、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美术选集>书法卷。

2017年10月15日水书作品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68年孔子文化节第二届书画展作品集.

2017年10月参加常德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德诗画旗袍会、常德市文化馆、常德画院等单位主办的爱满武陵书画公益拍卖活动,获得广泛好评.

2017年1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字书法探讨>论文.

2017年11月16日北京画坛刊登<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水字书法艺术>论文.

2017年11月17日水书作品入选1949---2018《中国美术图鉴》。

2017年12月荣获全国首届"一带一路.中华杯”民俗文化艺术邀请展金奖。

2018年元月被北京传世技艺非遗保护发展中心授予非遗传承人称号.

我们当下要学习水字书法文化,必须要了解水字书法的发展历程,要从古代名碑拓片中,去吸收最优秀的书法家的优秀书法作品的精华。书法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一门艺术。没有继承,书法就没有底蕴,没有创新和发展,我们所说的弘扬中华文化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三、如何确定水字书法之笔法?

(一)笔法之理.

执笔虚宽且活焉,全身力气注毫端。勿涂勿扫成于写,有按有提有方圆。千古中锋神至上,八方使转意为先。求形求质毋飘滑,讲法讲规讲自然。笔法之理有两个方面:

一是执笔之理:执笔之理在势法之理之中;

二是运笔之理:运笔之理主要有逆起、回收,中锋用笔及提按使转等。

1、笔法之理之执笔

势法是讲书写的姿势和握笔的方法。不论是身法,站、坐、蹲,还是腕法,枕、提、悬,还是指法,二指、撮管、拨镫、五指法。这些法的产生,基本都是约定俗成的。其势法之理就是一条,一切都是根据人体生理条件为便于运笔和发力而定的。如执笔法,一般都用“五指执笔法” 。

擫、押、钩、格、抵,就是根据人的手有五个指头及其生理条件而产生的,说白了,就是执笔中的五个指头的分工。各干什么,各担任什么任务,使得笔在手中便于运转,便于发力,便于书写,写出所需求之美的书法艺术来。

(1)擫:用大拇指上节端按捺住笔管;

(2)押:用食指第一节端压住笔管,使之与大拇指之力齐等抗衡,捏住笔杆,并能搓转其管

(3)钩:用中指上节端钩住笔管,能使笔管朝内(下)运动;

(4)格:用无名指指端紧贴笔管,顶住中指向内(下)的钩力,使其笔管能向外(上)运动;

(5)抵:用小指抵住无名指,起其辅助作用。这样,五指分工明确、合理,在运笔过程中各司其职,五指合力使得笔杆在手中能上下左右运动自如。

2、运笔之理

(1)逆起回收,藏锋之理。

这体现着中国人一种传统的含蓄之美。在书法技法中有句名言,“无往不复,无垂不收”, 此谓“八字真言”。为何要“逆起”? 为何要“回收”? 实质这是一种“折回运动”。 a、力学原理所至。 如向上抛物,则要先下(蓄力)然后向上抛(发力);又如打拳,要先缩(蓄力)然后向外伸打(发力);再如转身,右转,须先左然后右,左转,要先右然后左。只有这样,才会有力量; b、中国人的传统性格修养所至。 中国人讲究含蓄、持重,而禁忌锋芒毕露,火气过胜。含蓄的性格,必然是含蓄的审美观念。逆起回收的用笔,带来了“藏头护尾” 的含蓄之美。 (2)中锋用笔之理。 显示一种立体美感。关于中锋用笔,也有一句名言,“中锋用笔,千古不易”。 写字为什么要用中锋呢?一是笔的构造所至。硬笔为圆锥形,其被金属包含而成,当醮墨后,中间含墨就多、就浓,边缘、含墨就少、就淡;二是宣纸性质所至。写字都用宣纸,其主要特性是化水性好,如写字用中锋,则笔画中间的墨色最浓最黑,两边边缘的墨色就淡就浅。这样的中间黑、边缘淡的笔画,就显示了一种立体感之美。 为了使在行笔中保持中锋不变,在写横折时,在转折处须提笔调锋,在写弧形转弯时则须笔杆自转调锋。这种提笔调锋、自转调锋转折,和人走路拐弯是一样的道理,人拐弯,人身必须随之扭转调向而行,始终保持面部朝前而前进。 (3)提按使转,调锋之理。 显示着一种节奏之美。在运笔写字过程中,是笔笔有提,笔笔有按,有提就有按,有按就有提。有提、有按、有节奏地运笔谓之“写”。 这是我对“写” 下的定义。这也是“写” 与“画”、“ 划”、“ 刷”、“涂” 的区别。 在写的过程中为何要提、要按呢? a、转折调锋的需要。 转折时要将笔提起来,调锋后再按下去而行笔。否则笔锋就调转不过来,保持不了中锋行笔; b、逆起回收的需要。 横画逆起时,笔锋先向左入纸后即折转笔锋下按而后向右行笔,横画回收时,先提笔,然后下按回锋收笔。不提不按是无法做到“逆起回收” 的; c、行笔中“一波三折” 的需要。 这个“一波三折”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 也是中国书法富有节奏、韵律感的特征。如诗的起、承、转、合,从文字内容到平仄格律都是“一波三折”。 歌曲也是如此,词也好、曲也好,都是“一波三折” 的。在书法方面,这个“一波三折” 在美学意义上,从一点一画到一字,从一字一行到一篇,都体现着这个封闭世界内部的循环往复活生生的形象,尤其在运笔之中,有提有按有韵律就美不可言,无提无按无节奏就无美可言。 以上讲的是笔法之理。在运笔的技法之中,一要准确,即基本运笔动作要准确;二要有力,即运笔要有力度;三要流畅,即运笔要自然,不矫揉造作;四要生动,即富有变化,富有韵味。 目前水字的书法虽在探讨之中,我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和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要求,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要求,继续归纳、整理、创新、传承水族文字的书写方法,目前正在整理水族水字书法作品集,编辑水族水字书法字帖,编辑水族水字书法的字法、笔法、章法、墨法,陆续编辑水族水字书谱.使其上升到书法艺术。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传血脉.为丰富世界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水书竭尽全力,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