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们只做别人从未做过的展览——对话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

2015-06-18 00:00

1984 年,卡地亚品牌成立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旨在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以此彰显卡地亚品牌独到的文化视野。如今,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法国已经是无人不晓的文化丰碑,同时也是品牌既扶持文化艺术、又不将文化艺术局限为品牌附庸的典范之作。历时三十年的不懈探索,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深刻诠释了商业与艺术发展并行不悖的合作途径,更是最大限度地践行着艺术自身的独立、自由和冒险的精神,相继举办了阿涅斯·瓦尔达(Agnes Varda)、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大卫·林奇(David Lynch)、北野武、杉本博司、蔡国强、黄永砯等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展览。

2015 年 4 月,在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费大为先生的促成之下,作为其多年至交好友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Hervé Chandès)先生到访上海。他此行参观了上海多家民营美术馆,并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众不同的经验模式分享给中国的美术馆同行。在此期间,《艺术世界》杂志有幸采访了这位全球一流艺术基金会的掌门人。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总监埃尔维·尚戴斯(Hervé Chandès)

ArtWorld: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对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可谓久闻大名,但又不甚了解,能否介绍一下基金会的主要工作面向?

尚戴斯: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举办展览,通常这些在巴黎举办的展览也会去国外巡展。其次,就是找艺术家委托订制作品。这是我们非常基础性的工作,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演出,音乐、舞蹈等,以及教育这部分的工作。

ArtWorld:卡地亚品牌对于基金会的投入是怎样的?

尚戴斯:展览、委托订制作品这部分,每年都会有相应固定的预算。在这之外,还有收藏方面的预算。

ArtWorld:作为策展人,您如何来决定展览和选择艺术家?

尚戴斯:我们的展览非常多元而丰富,选择展览和艺术家的标准就是他们必须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如果说,所有这些展览有什么相似之处,那就是让观众们——尤其是巴黎的观众——目睹到那些不常见的艺术家和他们的想法。

ArtWorld:那您是怎样发掘到这些艺术家的?

尚戴斯:发现艺术家和结交朋友是相同的道理。我们到处都会认识不同的人,比如像通过费大为这样的专家给我们介绍艺术家,或者是在旅行途中、看展览的时候、阅读的过程中,都可以发现艺术家。举一个例子,1991 年我在东京,就是通过费大为的引荐,才有幸认识了蔡国强和黄永砯。通过这些可信的朋友,就能认识到更多的朋友。我的工作得益于周围这么多朋友和专家,我认为其中最核心部分是信任。

ArtWorld:认识艺术家是你的日常工作之一?

尚戴斯:策展人的核心工作就是发现艺术家,然后主动地结识他们,去认识、去理解他们的不同想法。在过程中,我会主动钻研,同时保持我自己的趣味。邂逅艺术家有很多方法,主要是要有好奇心,要有开放的心态,看艺术杂志也可以发现艺术家。

ArtWorld:从推动文化来说,品牌成立艺术基金会是很有功劳的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成立的那个年代,你们是怎么开始的?

尚戴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三十年前刚成立时,“当代艺术”还是一种公众不太容易看到的、边缘的艺术,在媒体和社会上并不太被认可。不像今天到处都是当代艺术的展览,品牌和艺术家的合作也非常普遍。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可以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非常先锋,没有人做过这件事。那时候,大家都非常吃惊,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ArtWorld:扶持和推广当代艺术,对卡地亚品牌来说,它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尚戴斯:创立这个基金会,通过这种非商业的形式,可以让大家看到和理解卡地亚这个品牌的特色。

ArtWorld:非商业的形式,意味着基金会从没有直接的商业收益?

尚戴斯:首先,所有卡地亚艺术基金会合作过的艺术家从来都没有被要求为卡地亚设计或制作商业产品,基金会的艺术家相对于品牌来说是完全独立的。其次,两者是完全分开的,甚至可以说卡地亚品牌和基金会之间唯一的关联只是基金会的名字。在基金会里永远都不会有卡地亚的产品,我们不会展示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这样做,而是我们主动选择了这样做。

ArtWorld:也就是说,你们的收藏并不是商业性质的投资?

尚戴斯:我们的收藏绝不是商业投资。说白了,我们的收藏属于国家,而不是卡地亚基金会。收藏的作品虽然可以被销售,但就算卖出去的钱也只能用于购买新的藏品,资金是不能被卡地亚收回的。这是卡地亚最初做出的选择,这点非常重要。相应地,卡地亚艺术基金会所有的展览内容都是非常自由的,因为我们做内容的时候不会考虑到任何投资或商业目的。

ArtWorld:基金会的运营靠品牌每年固定的拨款,那么品牌自身的运营状况,势必影响拨款。卡地亚艺术基金会会否面临过困境?

尚戴斯:我们有三十年的历史,经历过好多次的经济危机,但品牌给我们的预算从来都非常稳定,没有受到过影响。卡地亚企业非常了解基金会对它的重要性,所以它对基金会的运作十分重视。

ArtWorld:你如何面对卡地亚对基金会的这种关爱的态度?

尚戴斯:卡地亚做艺术基金会,并不是要做一个跟它自身相似的东西。相反,卡地亚要的就是能够带来不同。因而,我乐于做一些其他美术馆很少做的展览。比如,以色情摄影闻名的荒木经惟,我们是第一个给他在欧洲办展览的机构。又或者,两年前做过一个叫“故土”的展览,从环境政治的角度来讨论移民迁徙的问题。这些展览都和卡地亚的奢侈品形象离得很远。可以说是我本人想做的,基金会在内容设置上是完全自由的。

ArtWorld:当代艺术常会引发争议,假如展览遭受争议,你会受到来自总部的压力吗?

尚戴斯:作为负责人,我会在展览前把作品照片给上级看,这种做法是相当稳妥的。毕竟,卡地亚基金会是是以“卡地亚”冠名的,所以我也非常小心,不能损害卡地亚的声誉。

ArtWorld:通过这些展览,据说基金会目前的藏品已达1000 多件?

尚戴斯:差不多将近 2000 件。我们所有收藏几乎都是在基金会展览过的作品。这是非常独特的。据我所知,没有什么基金会是把展览作为收藏的依据和线索。可是对我们来说,收藏总是伴随着展览,收藏并不是第一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引发积极的创作,帮助艺术家实现他们的想法。

ArtWorld:你们不通过其他途径收藏作品?

尚戴斯:我们从来不会在拍卖过程中买作品。并不是说拍卖不好,而是我们收藏的内容都是跟展览相关。比如说,我们收藏蔡国强和黄永砯的作品,都是跟他们在我们的工作坊有关的。所以某种程度讲,我们的收藏就是我们展览的肖像和缩影。当我们展出藏品的时候,我们就像是在描述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所做过的展览。

ArtWorld:现在很多国际品牌的艺术基金会来到中国,卡地亚怎么看待中国的艺术市场?

尚戴斯:可以说一无所知。这不是我的领域,我所关心的是艺术创作,不是艺术市场。基金会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面向观众而不是面向市场的。二十年前,我做了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在欧洲的第一个展览,当时就收了一批作品。现在,我就不会再做他的展览,也不会再收藏他的作品。创办基金会并不是要花很多钱去买很多作品,跟这个相反,是要创造一种让艺术创作面对公众的平台。

ArtWorld:那么,基金会近期的展览计划是什么?

尚戴斯:今年夏天,我们会做一个刚果的当代艺术展,跨度从 1926 年到今天。12 月还在准备一个关于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展览。过不了多久,我们还会做一个关于外星人的展览。

ArtWorld:您做过很多展览,对此,您的经验是什么?

尚戴斯:世界上有非常多的美术馆和展览,在这个海洋中,关键要找到你自己的个性,知道你要的是什么,并把它传达出来。保持一种更新思想的活力,非常重要,不要走所谓当代艺术的老路。别人做过的,我们不会做,我们尽可能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比如十四年前,我做了村上隆的展览。当时,在日本以外,他并不知名。但我觉得他的波普艺术很有特点。今天我绝对不会再做他的展览,因为他太有名了。展览是要提出问题,并不是去诱惑别人,而更多的是引起人的思考,当然首先是我们自己的思考。所以,怎么提出问题,怎么提出更好的问题,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我不敢说在全世界,但是在欧洲,要在艺术上挑衅那是太简单的事情了,然而,提出问题却是很难的。




坐落于巴黎 Raspail 大道 261 号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大卫·林奇、米莎·格罗莫夫,《米莎·格罗莫夫的谜之图书馆》,2011,“数学:异度美丽”展览

雷蒙·德帕东、克劳蒂·努加雷,《美丽的他处》,2011-12,“数学:异度美丽”展览

让·保罗·高提耶,《痛苦的高级定制》 ,2004

文章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须注明来自“艺术世界”

来源:艺术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