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艺术家陈玉树:让古典木作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2018-03-18 02:11

  作者 方浩澜 毕莹

  第21届悉尼双年展16日在悉尼7个艺术场馆同时开幕。正式开幕前,陈玉树作为中国艺术家受邀参加了双年展在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的提前展览。本届双年展以“叠加:平衡与参与”为主题,这让在古典木作行当闯荡多年的陈玉树印象颇深。

  陈玉树说:“尽管展览号召‘参与’,但还是缺了一些中国元素。”

  东方美学对陈玉树的影响由来已久,家乡福建逐浪靠海,造船业催生了闽作家具的娴熟技艺,陈玉树出生的莆田更是古典木制家具的传统产地,木作世家的氛围让他对木件熟悉到了骨子里。“小时候的玩具就是打木器用的锯子、刨子和斧头这些”,从小的耳濡目染让陈玉树对古典家具的思考逐渐加深。在他眼中,刻刀在木制家具上的一起一落都是思想的表达,每一处花纹都“是有意思的”。陈玉树反复强调了几次:“古典家具是复杂思想和体力的结合”,木作中从美术、设计、刀工、技法到人体工程学一处都不能少。

  如今陈玉树是国际品牌“四君子”古典家具的设计总监,从设计到制作都亲自参与,他说自己的“这门手艺一直在保留,实践不能丢,工匠精神不能丢”。2017年年末,陈玉树被评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90年代我也下南洋,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很喜欢木家具,有点‘睹物思人’的感觉,希望家里能有代表家乡的东西”。东南亚的游历见闻轻轻点了陈玉树一下:可以用古典家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然而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展的低比率存在让陈玉树有些为难,他对当代艺术也有自己的看法:“当代艺术有理解性、诡辩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作品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思维性很强”。在陈玉树眼中,中国古典家具与西方当代艺术的不同在于前者保留了古典精神,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自由的当代艺术追逐个人内心世界时,陈玉树希望广阔的古典艺术也能在与当代艺术交流中找到突破。

  “‘平衡与参与’启示很深,希望能平衡东西方的文化艺术,让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碰撞,让灿若星河的东方工艺和美术让世界知道”,陈玉树说。

  在陈玉树眼中,中国古典文化走出国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为后辈树立信心。和中国大部分匠人一样,制作古典家具也遇到传承难的问题。陈玉树坦言,如今想从学校招收学徒并不容易,“行业现在属于青黄不接的阶段,下一代很难融入到创作当中,最难的就是复杂的思想和体力这一关”。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首先应接受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后再学习木匠手艺,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这一代将来小有成就,才能后继有人,他们才有信心”,陈玉树说,“告诉他们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一名木匠并不只是成为‘蓝领’,更可以成为艺术家,也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有无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