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樊琳云《孤独》系列:直面最真实的自己

2016-06-23 23:46

  樊琳云《孤独系-大明风度》布面油画40x50cm2015年

  80后青年女性艺术家樊琳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1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学的她有着相当扎实的绘画功底,从中学时代开始专业的美术训练,经过本科和研究生,直到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创作者,樊琳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自己的艺术道路,艺术创作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樊琳云来说,艺术创作是她表达内心情感最合适的途径。

  《孤独》系列作品有着一段很漫长的创作过程,可以一直追溯到樊琳云本科毕业之际,她将本科的毕业创作延续至研究生时期,在此期间不断地进行自我风格的塑造,勤于实践,善于思考,让她的绘画创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读书的良好习惯使樊琳云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将自己放置在一个孤独的状态下,在她看来,孤独也许是一个人存在的最真实的状态,在孤独的状态下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体会内心深处的感觉。

  樊琳云《孤独系列--修慧》 布面油画 50x50cm 2015

  《孤独》系列作品的创作初期是画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画面中的树、羊、自行车,都是一种精神指向。作为八零后其中一员,樊琳云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复杂的情愫,记忆中的情景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淡化,而是铭记于心。当从回忆中回到现实,目睹生活的变化,难免会有物是人非的伤感。于是她试图用画笔填补空缺的记忆,将梦境与现实融合,画面的朦胧感也许就可以看做是樊琳云梦中迷糊的场景,当周围一切事物消失后,孤独和迷茫感就如潮水般涌来,这种对自我孤独的细致刻画,正是画家对一些正在失去情绪的表达。

  樊琳云《孤独系列-鸭尊》 布面油画 50x50cm 2015

  在《孤独》系列后来的作品中,樊琳云将关注点放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受儒、释、道三家美学精神的影响,三家的碰撞和融汇决定着传统艺术审美趣味的发展与演变,传统艺术注重人的主体性,讲究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因此,精神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绘画必须传神。要求师古人、师造化、师心。当代艺术则注重创作与自我观念的表达,形式多样。在樊琳云的后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将多种创作元素进行有机融合,画面非常简单,却是经过苦心经营的安排,她所信奉的是“少即是多”,简洁的画面反而能承载更丰富的信息。在《满塬红》中,她刻意将画面色调改变,以褪色暗淡的红影射当代艺术中传统的缺失,主题仍然是孤独,在天地旷野间孤身一身,以一种倔强的姿态坚守在原地,这是画家无声的反抗,以静默的力量唤醒人们的思想。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相比,当代艺术呈现出的是鱼目混杂的状态。对西方艺术的过度推崇使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出现了偏差,艺术家往往忽视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将自己带入了西方艺术的思维模式中,这也是当代艺术中怪现象不断出现的原因。当代艺术是个现在进行时,瞬息万变百花齐放,但不管如何发展,始终都应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樊琳云的作品正体现了她对当代艺术的思索。

  樊琳云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当代女艺术家,在繁杂的社会中,她高举孤独的旗帜,誓要“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一路高唱”,诚实地与自己对话,活出了自己的姿态。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作者:黄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