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西绘画比较研究是上一个世纪中国美术界几代人曾思考过的问题,无论从什么角度、什么范围去认识,都始终在同异之中探寻艺术生命的本真。有的是零星的散谈,有的是文化漫谈。像李镇这样切实地选取两名中西有代表性的画家,从各自的自然观、传统观、生命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还属首例。特别重要的是多数人看到了中西绘画的独自性,而本文则同时从深层看到了内在的相似性。尤其中西绘画表现在塞尚和石涛身上,更显现出本文这一研究的深刻性。塞尚与石涛本是两位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种的开拓性画家。本文从跨文化的艺术无国界的视野以及艺术和生命的关系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各自的生平、性格、生活状况、创作思想诸方面探索了艺术大师生成的原因以及艺术生命内外的互动。诸如心物关系、智慧和生命的关系、永恒和流变的关系、传统和当代的关系都属于本书的讨论范围。20世纪西方绘画从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起与中国绘画殊途同归、高峰相会,这一现象虽然大家都已发现,但作为专题深入研究甚至个案剖析还尚属空白,本书补全了这一遗憾。
李镇为了收集相关资料文献,特地前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跨国艺术研究中心跟随奥琳安娜-巴德利教授研习了塞尚与西方现代绘画整个艺术生命的历程,并翻译阅读了许多关于塞尚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历时半年之久,为本研究挖掘了很多国内见不到的资料,找到了与石涛相对应的研究基础。
石涛与塞尚虽属不同的社会人,更属自然人、文化人、自由人、为艺术而生的人,所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千差万别,把绘画视为天地之大法,视万物无分别、无界域,是相通的;视绘画为探索未知,创作为宇宙原理明鉴人性的产物,是相似的;视绘画为生命的延绵和真性的照面、性情的陶冶,这些也是无分别的。他们都以自己的宇宙观、人性观理解艺术、解释艺术、创造艺术,他们都超越功利、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已知、超越各种社会价值观,各自过着避世生活。塞尚以一个苹果震动西方,石涛以“一画之法”冠盖东方,塞尚与石涛既是各自时代的产儿,也是那个时代的叛徒,更是东西绘画的高峰相会的巨人。
他们面对自然,实际如何和应当如何都做出了独立的思辩,他们都以生命去体悟生命,用看不见的去画看得见的,他们的绘画不仅代表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体悟,也包含了自己内在生命的秉性,更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信仰。但是,他们重视绘画境界的状态和高度却是相通的,他们保持独立自由的艺术家精神是一致的,走向未知的探索是共同的。
他们面对传统在崇尚中得到启示,在破坏中进行重建,继承中获得新生,他们始终处在已知和未知的交界处,因此他们都延展了传统。
他们面对自我都是处在忘我的状态中,他们知道忘我无我方能使自己的心境清明,无垢无尘,反射出宇宙自然和自己的本真,因此他们都不图名利,各自隐居作画,视绘画为生命。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绘画大师面对艺术的那种严肃性,追求艺术真理的境界、精神是超然的,他们内心的光明、神秘、陌生也是世人难以理解的,因此他们也是孤独的。
中西绘画的比较研究就是要研究这些大师们艺术生命的精神,认识世界的角度,他们特殊的心灵所发现的特殊性;研究文化的独立与融合、差异与相似、自性与共性;研究艺术高贵的秉性,整一的特性,不凡的个性,神秘的天性;研究艺术家承上启下的来龙去脉和缘由,研究那个时代所呼唤的真理的流变。李镇在这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并成果显著,对后人是一份极好的教材。
作者:刘巨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