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一次来湖北

  第一次来湖北、来到武汉美术馆,参加批评家陈效信先生主持的“文脉当代第三回---文脉创化”展。

  见到了我仰目已久的仇德树老师,他也是十个参展画家中最年长者,画册中的第一位,看到2号厅中他的作品,除了红色调也有绿色调,显然和以前的印象略有变化,嗯,不是那种有了个款式,风格就好歹重复了!在大厅的屏幕影像中,还看到仇老师早期灰蒙蒙调子的作品,好似一路曲折的经历,衫托近年境界的灿烂,色彩的明亮斑斓!

  第一次看原作,我在2号厅徘徊,仔细品味,在原作面前感到作品冰洁奇丽。几近抽象的纹路里,还可分出山峦叠嶂,瀑布飞倾。远见柔迷的淡色调,近看还有轻盈的肌理。仔细看裂纹形成网状结构,也是所有型的边线,这“裂”的形式就是他原创的主题—“裂变”。每次在刊物中见到,都感到那么洁净脱俗。

  在原作面前才发现,裂缝中的色彩鲜艳丰润,一下子把形衫托出来,画面抽象冷静,却还透露出自然和生命的轨迹。在我心目中“大家”的位置进一步实在了。

  开幕式上,主持人点名让仇老师代表画家发言,仇老师貌似不善言辞,却无可奈何。几位画家都有暂短发言,留下较深印象的还是仇老师,他用上海普通话语速缓慢地讲;“我也很留恋传统,当年有个甚重的选择:放弃了传统,走了自己裂变之路,已经快30年了。在86年,我提出了三新: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我和夫人属地老鼠的,不出门,…我是在家里单打独斗…。”

  在会下,也听到师母介召,仇老师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很早就有人接到画室,中午在画室就餐,下午还是画画,晚上才接待客人,不然这么多劳动怎么完成呀”

  我在演讨会的发言中表述到:“得到了仇老师的指点,如获至宝,矛色顿开,要将自己画面中某些细节再多给些关照,说话说到位。”这却遭到几位理论家的反驳。他们却觉得欣赏我画里面的松动,不面面具到,画坏的感觉。还开玩笑“别上他的当呦。”唉!画家和理论家的触角是不一样的,永远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对于自己,我的手只能跟着自己的心去做啦…。

王彦萍2013.11.28

 

作者:王彦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