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舞一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二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米娜有几个常画的题材,芭蕾舞者便是其中之一。
最初,我并不理解米娜对芭蕾舞者的描绘,她的描绘令我困惑。她笔下的芭蕾舞者,身躯算不上挺拔傲然,舞步也不那么典雅飘逸。舞者的面孔是模糊的,偶尔露出倦怠之色。舞者中,甚至可以捕捉到一丝心不在焉。有人东张西望,有人小声私语。舞蹈,在画面中少了心中的神圣。
过了些日子我又看米娜,还是同样的几幅画,却有了感动之情。许是因为有了一些阅读与写作的经历,知道了创作过程的艰辛。许是因为有了一些生活的体悟,知道了一点生活本质上的不易。
精英阶层,观赏芭蕾是一种高雅的消遣。身为都市女性,艺术出身的米娜同样能够深入了解舞台大幕背后的舞者。那些从六七岁就开始习舞的女孩子,可有出身低微者?亦如刚刚闭幕的里约奥运会那些枯燥竞技项目的参赛者,可有出身低微者?她们,为了争取演出争取奖牌,必须进行极其艰苦的训练,而成名前的薪资想必高不到哪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背后,内涵也是复杂的,或许女孩子们寄望于一举成名后的优质婚姻?这是米娜的另一个视角,她近乎冷酷的拂去了芭蕾公众性的优雅与高贵,她强调那枯燥乏味且无止无休的训练,她抓取的是同为都市年轻女性那些更加生活化、私人化的极其真实的瞬间,这瞬间中,也充斥着年轻的迷茫。
画面中,舞者的疲乏与劳累显而易见,因此舞者的身姿也微微呈现出一丝僵硬。无论是米娜笔下的舞者亦或是奥运归来的小将,神态的细微之处都可捕捉到些许僵硬,猜想,或许是过度的压力所致。这是不是也暗喻了米娜对艺术的本质看法?艺术或竞技体育,甚至生命,都是寂寞的。在所有的舞台背后永远是数不清的单调乏味。在短暂欣赏了舞者那华丽的轻盈欲飞的舞台呈现之后,无论是舞者画者还是观者,必然要从瞬间的超然回到活生生的世俗。
在米娜的眼中,最高贵的芭蕾舞者也是最凡俗的都市女性,她们为了生存付出着超长的体力。米娜冷静挑剔的刻画入木三分,彻底破坏了大众对艺术那虚无缥缈的肤浅理解。大众的芭蕾梦,更多追逐它的华丽与优雅,而极少关注它的枯燥与坚韧。然而,所有的文化体育艺术,都是永无休止的劳动,这种付出,无所谓高雅与低俗。当我坐在桌前面对空白开始敲字进行我的劳动时,米娜的一纸芭蕾就会浮现在眼前。
舞三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四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五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六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七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八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舞九 68x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马米娜,东乡族。1987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4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现为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三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等。是中国东乡族第一位绘画专业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2016.08.25
作者:子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