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今年第24届ART PARIS 巴黎当代艺术博览会傅饶老师的个展“内在景观”做现场直播,并有机会采访到Galerie Vazieux的画廊主Sabine Vazieux女士。本次展会共有来自22个国家130家画廊参展,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此次采访吧!
采访回顾
Q&A
问:2021年秋天您的画廊刚刚举行了傅饶老师的个展,这次又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选择傅饶老师的作品代表您的画廊参加本次的Art Paris呢?
答:去年展览时各个机构与藏家对其的反响就很好,如今我们也想在巴黎艺博会这个更大的平台将傅饶老师的作品呈现在更多新藏家面前。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数为2022年新完成的作品,我们也一直相信傅饶老师可以在“自然”这个主题下可以完成新的令我们震撼的作品。
问:傅饶老师说到“绘画即是我的内在景观,也是我与生命连接,通向永恒的过程”,内在景观也是本次展览的主题。这段话如何触动到您的呢?
答:内在景观这个理念其实与传统中国书画作品的内核有异曲同工之处,画家尝试在风景画中表现内心的境界而非对现实的重现。在傅饶老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景观并非是人物的衬托,反而有时这些景观是在近景中接受着光线的渲染,它成为了画面可以呼吸的一个空间。
问:傅饶老师提出过一个理念说在他的作品里,其实主题相对于画面时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画面会指引观者逐个去探寻每一个故事。我想问一下您认为这是傅饶老师个人的看法还是表现主义这个流派共同的倾向呢?
答:在傅饶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被分为各个层次、各个团体,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我们看蒙克的画作会发现他的画面中人物比较单一,傅饶的作品跟之前表现主义的作品可能在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比较相似,但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叙事风格。
问:傅饶老师一直会提到自己受到德国与中国双重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轻易得看出画面中德国表现主义的色彩,她如何从傅饶老师的画中看出中国文化对其的影响?
答:第一点:如同之前提到过的内在景观是来源于中国的哲学话题;第二点:在他的画面中人成组出现,画家也不会严格遵循透视法而是更在乎内心的感受将人物进行放大化的处理;第三点:傅饶老师也深通中国书法,在他的绘画过程中会让油彩自然流动而非处处可以而为之。
问:据我所知,Vazieux画廊与众多优秀的亚洲艺术家进行合作,她的画廊位于巴黎最市中心的地区,我想问一下为何对于一些法国藏家来说亚洲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魅力?
答:在上世纪一众亚洲艺术家来到法国,这些大师对于各个流派的进程也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例如赵无极对巴黎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就不可否认,从上世纪开始已经有一群喜爱亚洲当代艺术作品的法国藏家,这个藏家的群体也在不断地壮大。
问:我们知道很多著名的中国艺术家都有在法国与德国生活的经历,例如赵无极、黄永砯,我想知道作为一家法国画廊如何看待这些跨文化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在作品中是否会有更多元性的表达,或者一些共通的特质?
答:这些跨文化艺术家是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汲取能量,可以帮助他们探寻出一些新的视角,这些跨文化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滋养着法国本土艺术家的创作,使他们也可以在更广阔的层面上进行思考。
展览现场
exposition
直播回放
展览日期:07/04/2022 - 10/04/2022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