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书写款在瓷器当中出现的比刻划款要晚一些,隋唐时期才逐渐流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唐代时期带有书写款的瓷器,大部分都是来自湖南的长沙窑。
唐代 长沙窑云气纹碗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窑口,其产品畅销海内外。高温釉下彩绘工艺的开创,为我国后世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瓷器装饰之路。另外使用文字作为装饰的方法也是唐代长沙窑的创举。正是基于这两点,我们今天看到的唐代,带有书写款的瓷器才大部分都来自这里。
唐代 长沙窑褐彩诗文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窑瓷器上的文字大部分以诗歌俗语为主,比如“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去去关山远,行行胡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这些诗歌文采虽远不及李白杜甫,但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再有就是一些带有准确纪年款的。
唐代 长沙窑褐彩文字盒盖
华菱石渚博物馆藏
这件青釉盒盖工匠当时用褐彩写有“大和九年四月生七日,造此食合(盒)壹具,特记,大舅东用西用,莫道。”
“大和”是唐文宗在位时期的其中一个年号。“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距今1182年。就在这个盒子诞生七个月之后,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就发生了。
长沙窑 褐彩文字擂槌及款识
这件书写有准确纪年的长沙窑擂槌特别有意思。外壁上也是用褐彩,书写着“研铜末锤子一两,咸通八年六月下旬匠人高防”。款识内容非常随意,显然是工匠的个人之举。此时对瓷器的写款还不像后世要求的那么严格。两段文字之间工匠还描绘了一幅画,把这件器皿的使用场景表现了出来,类似今天的使用说明。
宋金以后瓷器上用彩料书写文字款识的窑口逐渐多了起来。比如北方的磁州窑就很好地继承了唐代长沙窑使用文字装饰的技法。
宋代 磁州窑诗文枕
但是像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以釉色和剔刻见长的瓷器几乎仍不见书写款的瓷器。即便有也都是烧制好后用毛笔蘸墨,在无釉的露胎处后写款识。墨汁附着能力强,写在瓷器上,几百年后仍能辨识,专业管这种款叫做“墨书款”。
金代 白釉狮型枕及其 “大定三年”墨书款
墨书款在两宋、金元时期非常常见,就连刚才说到以文字装饰见长的磁州窑产品,也有很多是烧好后拿墨后写的款。这种方法书写款识,更加灵活方便,可以依据个人需求自己书写。
瀚林文化博物馆征集垂询电话:139 6737 3769
也可以关注小编微信公众号(bogukl)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学习,分享和交流的家园。定期为您提供全球艺术品最新资讯、市场行情。免费网上鉴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