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万山红遍,童心尽染——“我也画李可染爷爷的《万山红遍》”活动小记

2015-01-14 00:00

万山红遍,童心尽染——“我也画李可染爷爷的《万山红遍》”活动小记

文/王建南


北京的冬天,万木凋零,周日的街道上行人稀少,然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里,却因为孩子们的到来而暖意浓浓。今天馆里举办“我也画李可染爷爷的《万山红遍》”活动,前几天预约的消息一公布,没想到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关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报满。


参加活动的近30名孩子,再加上家长,使展厅里一下子增加了60多人。然而,大家却异常安静,随着讲解老师的脚步,仔细地欣赏。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观赏和了解的是这次所展的一大一小两幅《万山红遍》。这是李可染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构图方式,用笔与用墨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两幅作品被悬挂于二层正中央同一块影壁墙的正反面上。在讲解老师指点出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后,孩子们开始跑前跑后,兴致勃勃地前后比较起来,这种探究的心理也感染了随行的家长们。



带着对李可染作品的亲身感受,孩子们来到五层活动区,开始描绘自己的《万山红遍》。红色的油画棒成为这次画画的新庞,在孩子们手里,竖着划,侧着涂,横着抹,戳戳点点,好不热闹。不知不觉,活动结束的时间到了,可孩子们还不愿停止手中的画笔。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画诗书画印合一的艺术特点,北京画院的工作人员特意为孩子们在各自的作品上加盖了一枚印章。由天然朱砂制成的印泥,在精美的青花瓷印盒中,散发出特有的矿物质气味,竟然引起了孩子们极大兴趣,纷纷要凑上前闻一闻。一位小姑娘还特地请求老师让她用手指触摸一下印泥。看着指尖那一点点红色,她开心极了。这轻轻的一触,带给孩子的快乐,是无论多少次触摸电子屏幕都体会不到的。美,不仅要通过视觉,更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才能体会得最深刻。可以想像,留在小姑娘手指上那一点点红,会成为她童年中永不褪色的印迹。



李可染先生在10岁的时候,小学图画老师王琴舫见他聪慧好学,赞道:“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何为素质可染?孩子们用行动做出了最生动的回答。当他们高举着手中的作品,挤在一层写有“江山无尽”的宣传展板前合影的时候,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李可染先生画的不仅是万山红遍的意境,更是传递出了他对艺术那份执着,而这份执着会感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为他们心中最红的那道色彩。


【小朋友们的《万山红遍》】


很多孩子并没有绘画基础,凭着对作品直观的感受画下来自己的《万山红遍》,每个孩子的都不相同,每个孩子的都精彩。









(编辑:罗元欣)



北京画院
【关注】: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北京画院”
【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搜狗搜索-北京画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