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仿古之风历代有

仿古之风历代有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任何领域里都存在着模仿与借鉴,古代绘画,青铜,陶瓷等艺术领域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陶瓷的仿古之风源于两宋时期,並一直蔓延开来。
      当时如龙泉窑仿官窑,磁州窑仿定瓷,仿制水平都很高,到了明清两代仿古更甚,后朝仿前朝,孙子仿爷爷的器物很多,有的在器物上就直打仿款,到了晚清,民国仿古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愈演愈盛,一直沿续至今。如果我们在收藏中,在鉴定过程中对这一历史不了解,就会给收藏与鉴定带来一定影响。
      历史上瓷器的仿古,源于统治者的喜爱与推崇,对于前朝古瓷的摹仿和崇尚,这与当今的造假与作伪应该是有区别的。
      明代永宣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又一高峰,其产品无论质量还是水平闻名于世,明代从正德开始就仿制永宣青花,其理由是当时正德朝正处于商品经济发展,这时官窑生产萎缩,而民窑却大力发展,当时一些官窑瓷器,民窑也生产,这叫“官搭民烧”。官窑与民窑的界限不很明显,官民窑的制作工艺相应结合,民窑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並生产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新品种,鉴于对永宣时期青花的推崇,开始出现了仿制永宣时期的品种和造型。此后,明晚期仿成化斗彩,清康熙仿永宣青花,仿成化斗彩之器大量涌现。
      到了清中期,后朝仿前朝的器物更多,乾隆仿雍正,嘉庆仿康熙,光绪仿康,雍,乾之器,以及雍正,乾隆仿永宣青花,仿成化斗彩,仿万历五彩,层出不穷。而且也的仿品仿得十分逼真,无论器型,画工,纹饰,胎釉都很接近,但仿品毕竟不能完全同于真品,仍有破绽可寻。
      笔者多年研究发现,从手中的实物以及资料上的显示,正德时主要仿制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嘉靖时仿制宣德款青花鱼藻纹花口洗,青花缠枝纹小罐,成化青花卧足碗,图案团花纹居多。隆庆时仿宣德款双雀园盘,万历时仿永乐青花压手杯,宣德款青花四方象耳瓶,青花折枝瓜果碗,仿成化款青花兔纹盘,晚明时仿成化青花缠枝莲纹碗,青花山水碗,青花花卉兔纹碗,成化款青花博古图碗,成化款人物寿字碗,成化款山水怪兽碗等等。
      明代瓷器的仿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很高水平,他们一方面仿造原器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刻意追求与原器的细部特征做得相似。但仿器受到本时期原材料及制造工作的限制,又是刻意追求形似,但缺乏神韵。这些仿器尽管外型很象,绘画水平也相似,但是青花的发色以及器物造型上多少有所区别,后朝仿永宣,成化时的真品也有一定区别。
      明代后朝仿前朝的一些器物,由于它们的年代相隔不远,但仍有差别。如今市场上的仿器,虽也有一些成功之作,粗看足以乱真,但毕竟时代跨度较大。无论怎样精心仿制,刻意摹仿,但都与真品有别,主要是缺乏神韵。
      清三代仿永乐,宣德,成化,万历各朝瓷器,可谓是力求逼真。有些器物在绘画,胎釉,制作工艺上已十分到位,但由于缺乏进口钴料,青花没有自然晕散,发色青翠浓郁以及铁锈斑下凹等特征,而且在书款上字体都为本朝风格,无法达到前朝的神韵。仿品毕竟是后仿,真与仿关键是细心观察,认真对照,心领神会,从“悟”字上悟出真假,这才是最关键的。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