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董春凤(缪斯董)
导言:2012年11月24日,缪斯董个展《缪斯董-扎龙》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2层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缪斯董从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创作的28幅作品。展览是由与缪斯董合作的画廊德国慕尼黑艺术中心推出的。原定于2010年的展览,为了呈现更加丰富的作品,于是推迟到了2012年底。
这批展出的作品,与缪斯董的家乡扎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是一个色彩和阳光特别好的地方,缪斯董说她很喜欢色彩,而她的家乡让她找到了想要表达的色彩;也找到了从很早之前就一直在找寻的绘画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色彩绚烂的绘画对缪斯董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和生命的力量。让我们在缪斯董的叙述中去感受她的艺术世界:
不食人间烟火的童年
我出生在黑龙江扎龙的一个农场。农场的旁边就是农村,农场是知青下乡去的地方,我爸爸是知青,在知青下乡的年代从哈尔滨去到了扎龙。扎龙是一片湿地,那儿有许多的白鹤,我们小的时候常常会跑去看白鹤。那时父亲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再回城里去,虽然如此,他还是给我和姐姐分别起了春凤与春燕的名字,他是希望他的孩子有一天能飞出去。后来我们全家都回到了城里,但对我们来说,扎龙更像是故乡。
从小我对金钱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这是因为我们要吃、要用的东西基本都不需要用钱来买,粮食是自己打的;蔬菜是自己种的;木耳和蘑菇在下完雨后的树林里遍地都是;肉是自己家养的;连牛奶也是自己养的奶牛产的。小时候的我以为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就有的,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生活是特别简单的,甚至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后来父亲调回了哈尔滨,把弟弟先带了过去,我和姐姐、妈妈依然呆在扎龙,在我十一、二岁上初中时,放寒暑假的时候就会去哈尔滨,初中毕业后就全家都去了哈尔滨,算一算我在扎龙大概呆了将近十年,那恐怕也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董春凤作品:《扎龙》-7
你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你的机遇
我的成长经历或者可以用没有压力来形容。我的童年是在农场里面度过的,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我的家庭以及我自己不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后来回到了哈尔滨,上学的时候,我的姐姐把我需要的一切都打理好了,也用不着钱,吃饭的时候就去我姐姐的地方,要用的东西也都是姐姐给我买好了。后来大学毕业了,就直接分配到了潍坊市当大学的美术老师,在那儿待了一年,我又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然后就又是上学,上完学,出来就开始专心做艺术,中途时虽然做过798一个画廊的艺术总监,但那都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希望更接近艺术。因为那时候798艺术区是当代艺术最集中的地方,有了一份在那儿的工作之后,我可以定期去798艺术区看看画廊的展览,了解一下当代艺术,了解一下其他的艺术家都在做什么。
这种没有压力的成长对我的艺术自由创作是有帮助的。从小我的父母对我的要求就不太严格,因为我的学习并不是特别好,不像我姐姐,她学习很好,所以父母都是要求她一定要考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记得初中开始学美术时,我妈妈并没有特别支持我,是我的老师看到了我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因为别的学生学习三年才能考学,可能我学一年就能赶上他们。后来,我顺利考上了大学,学习美术。98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潍坊市的一所学校当大学美术老师,暑假,我来到了北京玩,就到美院来看看。其实以前我就有想考研的想法,去了美院就顺手递交了我的作品,回来后收到来信,说我可以先过来进修。有了这个机会,我就过来了北京,先是进修了一年,完了之后我就直接考了美院的研究生。我是2000年考上的,2002年毕业。
毕业后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并不是特别的顺利,一开始我是画写实,画美女。到了04、05年,当代艺术市场突然火了起来,大家开始一窝蜂的搞观念,搞当代。那时候我也在挣扎,觉得应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脱离学院的许多概念的东西。刚好05年时,有一个画廊请我过去做他们的艺术总监,因为我平常要自己画画,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我每周会抽一天的时间过去画廊,也顺便看看展览,了解当代艺术,这段经历持续了两年多。这时的我很明白自己的问题,就是我的画面没有跟上我的思想。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为了自己的画面而难过。08年,因为办证件的关系,我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扎龙,玩了一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自己更放松、更自由一点。回来之后,我尝试画了几张鹤,用很绚烂的色彩表现。这批作品就被和我合作的德国慕尼黑现代艺术中心购买了,后来就一直画了下来。现在想来,为什么最终找到了这个绘画的题材,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在北京几年中,看着别人的绘画,曾经有过迷失,而当我再去到自己的家乡,再次感受到那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才发觉这才是真正触动我内心的东西,才是我发自肺腑希望表达的内容。现在,我每年都会抽空回一次家乡,每一次回去,都会感受到一些新鲜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会转化成我的画面。
董春凤作品:《扎龙》-30
生活中有那么多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去挖掘?
我画鹤,是希望将这种代表自由的鸟在我的画面中放大到最大,希望让别人也感受到。在今日举办画展时,有一位藏家看了我的作品后对我说:“看了你的作品,让我感觉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听了他的话我觉得特别的开心,因为这正是我所希望传达的东西。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去挖掘呢?我的画面所要传达的东西与欣赏我作品的观众达到一致,这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有许多的人看了我的作品都会好奇画面中那绚烂的色彩是如何画出来的。对此,我个人从未深究过,这到底是由红配蓝还是黄配绿。很多时候,你就是自然而然的用到了这种色彩来表现你的画面。对我,色彩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眼前的景色经过我的感受,再传达至我的笔,色彩就这样出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调,我想只有我的身体与我的感官才能回答。
画画的过程中找寻自我
我说不上来有什么特别大的志向,我想只要能让我拿着笔和纸,给我一些色彩,描绘我的内心,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当然艺术家都会追问自己的内心,我们为什么要画画,为了什么而画画。可是当我沉浸在绘画的世界中时,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那时我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我的整个身心是舒畅的。所以我不敢确切地说我找到了绘画的理由,可是我肯定的是,我很感谢能够让我绘画,因为我找到了最适合表达自己的方式。有时那种感觉在我心里会特别的强烈:不是我画画,而是绘画成就了我。在这个时刻,我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
由德国慕尼黑现代艺术中心为我举办了此次个展,当个展开幕时,我说不上自己内心是怎样的感受,但是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感谢,可能因为要感谢的实在太多,所以我说不上自己究竟想感谢谁,感谢什么。我想我的绘画就是记载着自己已经过去的人生,而以后,我的作品还将继续记载着自己的一切。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