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再造“米氏云山”——评乔通先生创作的《苍烟晚江图》

2014-12-23 23:16

乔通作品-苍烟晚江图
乔通作品-苍烟晚江图

水墨山水是乔通先生国画创作的重要题材,这幅《苍烟晚江图》则充分展示了其山水画的创作特点。

由于乔通先生自幼习字,并深受北宋米芾的影响,其山水画风也颇得“米氏云山”的精髓。米芾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但遗憾的是,米芾一生以书家自居,画作不多。宋人邓椿亦云:“公(米芾)字札流传四方,独于丹青,诚为罕见。”如今,其画作几乎佚失,对“米氏云山”的研究多依据其自著的《画史》。《画史》记录了米芾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其特点则在于通过某种墨戏的态度和母题选择以达到他认可的文人趣味。米芾绘画上的成就主要还是在山水画上。他不喜欢作危峰峻岭的北方山水,却情有独钟于江南的山山水水。虽然他的画作已经看不到,但我们可以从其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中领略到米氏云山独特的神韵。

细观《苍烟晚江图》,“米氏云山”的画风极为直观。用大小错落的横点点饰出山的形状,上密下疏,上浓下淡,点与点之间自然随意地留出空隙,笔笔可见,云气以淡墨空勾并渲染,树枝多用浓墨简洁勾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以淡墨卧笔横扫,这一画法在米芾之前可谓前无古人。

与研习米芾书法作品一样,乔通先生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一方面反复琢磨“米氏云山”画风的精髓,同时不断求变,他的目标则是通过改变传统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来达到新的趣味。与米芾一样,乔通先生的山水画亦属另辟蹊径,似乎不是正宗传脉,但其所继承发扬的“米氏云山”确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方式,应在山水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网易艺术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