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文物古建火灾频发 为过度商业开发导致?

2015-01-05 16:43

  【导语】1月3日凌晨2时49分,巍山古城拱辰楼突起大火,始建于1390年的古城楼毁于一旦。继2013年湖南凤凰古城火灾之后,在最近不到一年时间里,云南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贵州黔东南多处古老苗寨侗寨发生火灾。古城和古建筑都应该是文物保护的重点,而火灾的来袭却击溃了这样的想象。人们禁不住要问: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些建筑都能够留存下来,缘何到了现代化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却毁于一旦?其实这些火灾背后都有一个极其相似的现象,多是由于过度商业开发导致的结果。

  火灾现场

  事件回顾

  1月3日凌晨2时49分,巍山古城拱辰楼突起大火,截至4时48分明火全部扑灭,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在2个小时的冲天火光中,始建于1390年的古城楼毁于一旦,烧得只剩框架,残存的几根粗大柱子和横梁几成焦炭。所幸古城中的其余建筑并未受到波及,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拱辰楼烧毁前后对比

  失火原因是否与用电不当有关?

  在此次拱辰楼火灾中,一些群众怀疑火灾和在木质结构的古楼中大量使用电路等有关。古城多位群众反映,火灾前拱辰楼屋檐四周用灯泡串成了灯带,二楼的内部是用于表演洞经古乐的演出场所,并设有茶座。每人交2块钱的门票后,就可以上拱辰楼喝茶、吃点心、听音乐,“喝茶与听古乐实际上是一体化的,还另外收费”。记者在拱辰楼一楼的楼梯口看到,一则为拱辰楼招揽“古乐欣赏、艺术传承、歌舞休闲、茶饮餐点”的“千年古乐”的公告牌仍然矗立。走上二楼,废墟中可以看到一些烧化的电线、插线板等。

  记者从消防、文管部门获悉,火灾发生前拱辰楼未发现消防问题,拱辰楼、古城核心区也未发生过火灾。但记者在四方街和古城里看到,火灾发生后一些房屋上的电线仍然杂乱地缠绕在木质的门框上、房檐下,而商铺内有多种电器,照常开门营业。

  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火灾并没有以往古城火灾常见的消防水源不足、道路狭窄等问题

  古建筑文化展示为何变成经营性茶馆

  拱辰楼为木构建筑,火险等级较高,安全隐患较大。为何在这样的地方还要进行经营活动呢?

  对于拱辰楼是否变身“茶馆”一事,县长王利伟表示,由于巍山古城游客众多,很多游客要到拱辰楼游览、观光。为满足游客的需求,体验南诏文化,2010年4月,拱辰楼正式作为南诏古乐展示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拱辰楼的日常管理由南诏古乐团负责,经常性的监管、巡查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

  同时,《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娱乐场所不得设在下列地点,(一)居民楼、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因此,将拱辰楼交予巍山县南诏古乐团作为洞经演奏场所(大量人员聚集)进行管理和使用有悖上述规定。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文管部门不认可,但“人微言轻”,“胳膊扭不过大腿”,最终还是把拱辰楼交给南诏古乐团使用,时间从当年4月至2015年3月。2014年1月,消防部门和文管所、文体局曾对拱辰楼的检查中发现,作为南诏古乐展示场所的拱辰楼大厅顶棚是布类装饰,为易燃材料,同时多处电器线路直接敷设于木质构件之上,存在火灾隐患。这些部门对拱辰楼提出了整改意见,但6月再去检查时,问题依然存在。

  文物古建筑是“谁使用谁负责”,巍山县南诏古乐团接管后还没到期,拱辰楼就毁于大火。

  国内多处古镇发生火灾 多与商业开发有关

  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的统计显示,全国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8630家文物保护单位、3744个古村寨,基本都是木结构建筑。2009年至2014年初,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300余起。

  2013年3月11日,丽江古城光义街现文巷突发火灾。烧毁民房107间,涉及13户,过火面积2243.46平方米。

  2013年11月28日,重庆黔江濯水古镇失火,有“亚洲第一廊桥”之称的濯水风雨廊桥被毁。

  2014年1月25日,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侗寨发生大火,300年历史的侗族村寨被烧毁。

  2014年12月,贵州省剑河县久吉苗寨发生大火,600多年历史的苗寨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这座苗寨此前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何近年来古建频发火情呢?首先,中国古建群落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而且中人口密度大,商业众多,建筑又经过数百年的风干,一旦起火,火势极易蔓延。另一方面,当今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成了诸多地方政府追求效益的重要手段,拥有几座古城、古村更是巨大的财富,在游客众多、商业气息浓郁的背后,有关部门对于古建筑“重开发轻保护”的做法让各类隐患日益增加。国家文物局曾表示,古城、古村、古镇和文物建筑群防火成为重点、难点,原因之一包括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不规范,以及电气电路敷设不规范、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问题严重,造成电气火灾事故频发。

  2013年4月,湖南凤凰古城的一栋古房屋起火,整栋房屋和其内设酒吧彻底烧毁。

  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房屋343栋,总受灾户数246户,1300年历史的古城核心区变成废墟。起火原因为客栈管理者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2014年4月6日凌晨,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发生火灾,起火原因初步确定为一菜馆老板将未熄灭蜂窝煤炉置于馆内,引燃周围物品。

  束河古镇由于扑救及时,火势得以控制,而香格里拉独克宗古镇就没有那么幸运。这个曾经是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作为茶马古道的枢纽存在了1300多年历史。一场大火将其一大半尽数毁去。抢救现场,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消防水管被冻住无法出水。而据记者调查,更大的火灾隐患伴随着古城的大规模商业开发早已经埋下。

  传统的独克宗古城建筑之间不仅预留了防火间隔,一旦一栋建筑着火,居民可以掀起屋顶,用牛皮绳把整栋房子拉倒破拆,铺在房顶的一层厚土冬天可以保温,着火的时候可以灭火,不至于殃及其他邻居。但是随着商业开发,古城里面寸土寸金,新旧建筑毗连,没有分区,没有防火墙,建筑高度密集,传统建筑的防火理念被抛开,古建的防灾功能也就不复存在。

  过度的商业开发不仅破坏了古城、古建筑的原本面貌,更是导致火灾的首要隐患。高度商业化的古城内,游客众多,酒吧、旅社林立,这导致明火火源较多。同时,急功近利的古城改扩建,让原本就严重老化的电线负荷剧增,火灾危险陡升。在过度的商业开发中,古城古建原有的防灾功能基本瓦解,现代化的消防安全工作又跟不上来,这就是近年来古城古建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商业开发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不亚于地震火灾

  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原山西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柴泽俊在独克宗古镇火灾后接受采访表示,商业开发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不亚于地震火灾:“一座古城是一个历史文化的集中点,是对当时的人们怎么居住,如何生活的历史见证。古城不是不能进行商业开发,但如果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古城进行改扩建,加入现代化设施,那就破坏了它的历史原貌。说严重一点,就是在篡改历史。况且不少古建筑因地制宜而建,内外部结构有其道理和依据,如果任意改扩建,会破坏其原本的防灾功能。此外,在古城和古建筑周边,各方面的建设也正千方百计蚕食破坏着其整体风貌。在一些地方,寺庙和宾馆比肩而立,古民居与水泥房相间交错,旅游的人是多了,做生意的人也多了,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也使古城处于闹市之中,价值大打折扣。人们去参观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现象。如果过度商业化,只能是赚了眼前利益,以后的人就不来了。”

  古城楼是古城公共建筑 不宜用作商用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翟辉认为,火灾频发并不是单纯的规划和管理问题。古城楼是古城里面的公共建筑,不宜用作商业。开发利用后,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就应遵守使用过程中的一些规矩,尤其是冬季使用明火要谨慎。“现在的许多古城,古代结构和现代使用功能‘拧’在一起,造成安全隐患。不要拿城市的消防规范来套用古城的消防规范,而是要适合古城的具体情况。例如,有的古城不一定需要大的消防车。而应该在重要的建筑附近设置小型消防站和小型消防车。”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田国勇说:“旅游开发对古建筑群消防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有些古城在开发时很少考虑消防安全布局,商业店铺随便搭建,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室内外消防设施等缺乏通盘考虑。看看有些古城商铺密密麻麻、道路水泄不通、游人摩肩接踵的场景,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已经埋下了先天的火灾隐患。”

  应扭转“重开发、轻保护”倾向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晓云认为,对于古城等历史遗存应扭转“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政府应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翔实的调查研究,制订保护规划、进行科学的开发引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很多古建文物都存在保护利用与商业开发的博弈,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共接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18起,多起古建筑被烧毁,大量珍贵文物在火灾中损毁。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的37%,一星小火往往形成火烧连营,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古镇建筑本身的特点,商业开发的影响,消防设施的不完备,这些都给防火、灭火带来很多困难。正因水火无情,更需防患于未然。

来源:雅昌独家新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