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书法家,也是一代高僧。
早年,
弘一法师书法受康有为碑学影响,崇尚北魏碑雄奇朴茂的碑学书风。他几乎是临遍了所有的北魏碑帖,所临魏碑真力弥漫,神采斐然,蔚为大观。然皈依佛们后书风骤然巨变,一改雄强浑厚为空灵朴拙,且风标高远。这一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弘一法师的在现代书法史上的独具风格的一代宗师的地位。
书法是表现生命心性迹化的通灵艺术。大师早年风华俊才,涉猎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时,改编小仲马小说《茶花女》为话剧本,并男扮女装扮演剧中的女主角,被传为佳话,轰动一时。可以说弘一法师是开启中国话剧艺术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出家皈依佛门,至今也是个秘。他是我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弘扬佛法的典型人物。
![[转载]生命之绝唱—— <wbr>弘一法师“悲欣交集”赏析](/resource/news/topic/imgs/space670x320.gif)
“悲欣交集”写在一张废旧的纸上,是弘一法师在生命弥留之际的最后绝唱;是法师来不及从容展纸挥毫的急就章。当我多次读到“悲欣交集”这四个字时,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让我体悟到书法生命的意象和个体生命融入到无法企及空寂境地的那份生死纠结的缠绕。结字的偏倚、线条的枯实、墨的浓淡,无不昭示着法师弥留之际对生命的强烈呼唤。“见观经”三字,笔枯墨淡,预示着生命终结的消散。下面尚未圈满的小圆圈,那是法师对生命圆寂前的坦然;是对生命来来世转换欣然;是墨枯气息的最后一笔。
由他填词并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那首舒缓悠长,且具有苏格兰风情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幽美的旋律时常在我耳边回荡。
“悲心交集”是弘一法师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墨迹。

来源:中国书画超市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