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D7200 尼康日本仙台、枥木工厂探访之旅

2015-05-14 00:00

▲点击蓝色「摄影世界」,一键轻松关注!





编辑 / Brick


4月21日至24日,受尼康公司邀请,我与其他媒体编辑一道,带着刚刚发布一个多月的尼康新款DX格式单反相机D7200前往尼康日本东京总部及仙台、枥木工厂参观访问。


短短四天中,我们近距离看到一支支尼康用户心目中“神镜”的制造过程;体验和了解了尼康工厂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和管理体系;也惊叹于尼康在材料循环利用和环保方面的领先;当然,也少不了对D7200和尼康影像技术和理念的深入了解。


体验尼康 D7200



尼康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26mm,1/250s,F13,ISO 500


D7200发布于今年3月初,搭载去除低通滤镜的2416万像素DX格式CMOS传感器,感光度范围达到ISO 100-25600,并可扩展至Hi BW1、2。


与前代D7100相比,D7200的影像处理器从EXPEED 3升级为EXPEED 4,处理器性能和速度都有较大提升;对焦点数量虽然保持在51个,但对焦范围下限从-2EV升级到-3EV,使得弱光对焦的速度和精度都得以提升。



尼康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18mm,1/400s,F13,ISO 500


D7200使用了与D7100相同的模具,因此外观上差异微乎其微,传感器从有效像素数上看也几乎一致(2416万对比2410万)。不过从感光范围的扩大,到处理器的换代升级,再到全新的对焦系统,使得D7200的性能整体上升了一个层次。


D7200加入了日渐主流的NFC近场通信和Wi-Fi无线传输功能。对D7200来说,支持NFC和Wi-Fi有一定的“必要性”。出于某些考虑,D7200并没有翻转屏(要知道,定位更高的尼康D750都有),导致在低角度或高位拍摄取景十分不便,此时Wi-Fi的无线取景功能就很有用了。


对于没有翻转屏,尼康东京总部的技术人员解释是为了优先保证机身尺寸小型化,不过我们觉得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使用了和D7100相同的模具。也许下一代D7000系列机型就会加入翻转屏了吧?



尼康 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18mm,1/1000s,F7.1,ISO 500


由于大部分时间在工厂参观,本次行程中拍摄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在有限的机会中,还是得以体验 D7200 的升级表现。


其中最明显的,无疑是弱光对焦能力降低到-3EV和对焦速度与精度的提升。其中一个小细节是 D7200 搭载的 Multi-CAM 3500 II 使用 CMOS 传感器代替了 CCD。在谈到这一点时,尼康技术人员表示CMOS传感器的噪点比CCD更少,从技术角度而言,CMOS更具前景。


有意思的是,在谈及与佳能对焦技术的对比时,尼康技术人员表示“我们认为还是对焦性能比对焦点数更重要”……



尼康 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18mm,1/500s,F11,ISO 200



尼康 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22mm,1/800s,F7.1,ISO 500



尼康 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18mm,1/800s,F14,ISO 500



尼康 D7200,18-200mm f/3.5-5.6G II ED,130mm,1/200s,F5.6,ISO 640


参观尼康仙台工厂



工人正在组装 Df,尼康仙台工厂


在尼康所有的工厂中,仙台工厂的地位有些特殊。这里不仅负责生产尼康最高端产品,比如D4S、D810和Df单反相机,而且还是尼康海外工厂的母工厂和技术支持中心,为所有尼康海外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仙台工厂还是尼康新技术的试验地。东京总部研发出新技术后,就由仙台工厂进行试验生产,而且现在仙台工厂也逐渐参与到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中去。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尼康仙台工厂也曾遭受重创,给尼康造成重大损失,但震后迅速恢复,至今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震创伤的影子。



工人正在对单反相机目镜进行检测,尼康仙台工厂



等待组装的尼康 D4S 感器组建,尼康仙台工厂



工人正在进行 D4S 部件组装,尼康仙台工厂



组装过程中的 D4S,尼康仙台工厂



工人正在对D4S进行检测,尼康仙台工厂



加工过程中的相机镜头卡口,尼康仙台工厂


参观尼康枥木工厂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镜片,尼康枥木工厂


与仙台工厂主要生产顶级单反相机相对的,枥木工厂的生产以镜头为主,包括14-24mm f/2.8G、24-70mm f/2.8G等在内的镜头都在这里生产。同车间内还有一处不允许参观的区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在枥木工厂,我们被允许走近生产线,近距离观察了镜片研磨的生产工艺。一个工人按照标准工序熟练地同时操作6台机器,平均一二分钟即可轻松完成一对镜片的研磨(仅指该名工人负责的该道工序)。


据工厂技术人员介绍,从胶片时代到今天,镜头的设计水平和复杂度固然有极大的变化,不过镜片研磨技术主要是精度的提升,和生产中品质管理的改进。



研磨中的镜片,尼康枥木工厂



镜头真空镀膜设备,尼康枥木工厂



镜头制作过程中进行中期检测,尼康枥木工厂



工作人员正在组装镜头,尼康枥木工厂


无论在仙台还是在枥木工厂,除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先进而高效的管理体系外,环保与对废弃物的处理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尼康工厂在生产中高度重视环保与废物利用。集团整体严格按照ISO14001认证标准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达到了极端高效的地步。例如对金属切削产生的碎屑,会进行细致的分离;所有废弃的电线也会进行分类处理;利用专门的机器将包装等塑料泡沫压制成如大理石般坚硬的材料……


在枥木工厂,当我们问到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粘合失误的镜片时,尼康的技术人员表示会按照严格的产品管理流程进行调整,直到成为合格产品,尽管纠正错误的成本可能会大于废弃重做。


正因如此,一座尼康工厂产生的真正的废弃物非常少,大部分都通过分类和再加工进行重复利用。反观国内工厂,在这方面的差距恐怕更大于在生产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差距。


在尼康工厂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由于日本施行终身雇佣制,多数人都会数十年服务于一家企业。以仙台工厂为例,自1971年建厂开始就在此工作的员工就有很多。在枥木工厂也是同样的情况,而且员工多来自当地。这种环境下员工的流动性固然很低,同时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是相当之高。


当我们半开玩笑地问到,是否有尼康员工会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时,尼康仙台工厂厂长很认真地考虑之后回答,也许会有,但肯定是极少数,在尼康工作的员工都非常喜欢尼康相机。这一点,在我们整个日本的参观旅途中,在与不同地区的尼康员工的接触中都深有体会。



来源:摄影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