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赏玩|民国若泉铭段泥东坡提梁壶

2015-05-20 14:35

作者简介:扫地,盛世收藏论坛“陶器、瓷器”版块版主,2009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

儒释道和合之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审美,历来讲究虚实的转换,推崇空灵和充实的矛盾统一。而以紫砂器来表现这种独特的文人审美效果,提梁壶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之一。因为提梁壶在造型设计上体现了虚实相映,壶的中空可盈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辨。

若泉铭段泥东坡提梁壶

若泉铭段泥东坡提梁壶

这把段泥东坡提梁壶由民国紫砂艺人生宝制作,造型中规中矩,属常见器型。刻款若泉,即著名紫砂陶刻大师任淦庭。

壶的一面刻梅花,画面清雅,花枝料峭,刀法甚为老到;其八字铭文,暗含机锋,与提梁壶特有的审美意趣完美统一,相得益彰。

其铭文“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语出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第一品“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大用外腓,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又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壶的中空可盈,恰是这种哲学思辨的体现。中空哲学代表的不只是虚无,中空才能包容、接纳。

真体内充,是对虚幻的艺术空间的描述,即这种虚幻的艺术空间看似恍兮惚兮,而实际上充溢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感意味和美的韵味。提梁壶构建独特的虚实相映的空间感,的确达到了这种审美境界。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虚”,或者空和无,都是自然之道的特征;虚,故能包含万物。“浑”是指自然之道的状态。《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只有达到“虚”,方能进入“浑”的境界,才能体悟到宇宙本体不停地运动,它周而复始,日积月累,因内在自然之健,而有一股雄浑之气。

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回归到大自然的空灵,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茶壶,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由于其不断倾空与注满,空和满不断转换,恰恰体现了这种宇宙本体不停运动的深刻道理。

总体上来说,空灵和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个元素,必先求其空灵,而后求其充实。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宇宙空,才能容纳万物。人虚心,才能包容一切。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手捧此壶,心思渺远,与同好们共勉。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扫地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