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窑瓷 | 钧窑鼓钉三足洗

2015-05-23 00:01

  鼓钉三足洗,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 (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此件洗高 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属同类器中尺寸最大,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相关资料】

  钧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则属钧台窑。钧窑始烧于唐晚期,盛于北宋,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并影响到附近地区,继而扩展至河北、山西,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钧窑瓷系。

  钧窑的主要特点是创烧铜红釉窑变工艺。钧瓷在配釉上采用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制和分别挂釉,加上还原焰的烧制工艺,使之釉层结构发生变化。红、蓝、灰、白四种单一釉色经过窑变,使之相互渗透,变幻莫测。这种毫无人工做饰、自然而就之美,是北宋晚期官窑钧瓷艺术一绝,也是当时其他窑口所无法比拟的。钧窑瓷极其珍贵,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宋代是钧窑的鼎盛时期,主要窑址以刘家门及钧台窑质量最好,刘家门属民窑,钧台窑则为官窑,所烧瓷器专供北宋后期宫廷使用。主要器形除少量的碗盘等日常生活器皿外,大多是为满足宫廷需要而烧制的花盆,奁、尊、瓶、洗等陈设用瓷。器物内外均施满釉,圈足内刷芝麻色护胎釉。器底多刻有的数字码,从传世的官窑钧瓷看,有的器物底部还刻有“奉华”及“省符”两种铭文。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