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拍卖行不保真免死牌何时休

2015-07-20 11:12

  原标题:拍卖行不保真免死牌何时休

  法律上有条规定,拍卖行可以不保真,于是,这条规定成为拍卖行的“免死金牌”。几乎在所有起诉拍卖行的案件中,拍卖行都以此为据,拒绝承担责任。今天上午,北京市三中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尽管买家提供鉴定证书,表明通过拍卖购得的“翡翠扳指”实为染色石英岩,但拍卖行依然表示“不保真”。

  庭审

  6.6万元买的扳指是“假货”

  今天上午,这枚绿色扳指作为证据,放在审判台上。买家黄某介绍说,他2013年在北京瀚海博文拍卖公司拍得这枚“翡翠扳指”。黄某通过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翡翠扳指”实为染色石英岩扳指。于是,黄某将拍卖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货款及佣金6.6万元。

  黄某一审败诉了。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黄某在未查看原物的情况下参与了拍卖,拍卖公司已经声明对拍卖品的真伪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故黄某应自行承担交易风险。

  对此,黄某十分不解。他表示,拍卖前,他要求查看拍卖标的,但拍卖公司拒绝了,声称拍品在委托人处保管。黄某认为,在拍卖之前,拍卖公司应该对拍品作初步的鉴定,而拍卖公司没有鉴定,却在宣传中声称是翡翠扳指,对竞买人有误导。拍卖公司以不保真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是无效的。因此,黄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上诉。

  拍卖公司表示,黄某是在拍卖进行到一半时要进去,并出价竞买了该扳指。黄某没有证据能证明拍卖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扳指是石英岩。

  庭外

  连材质都不能承诺保真?

  三中院主审法官认为,此案争议点在于:拍卖公司是否有过错,其主张的免责事由是否成立,黄某未查看原物即参与竞买,是否应承担责任。

  从1996年开始施行的拍卖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有了这条规定,诸多的买家纷纷在起诉拍卖公司的案件中领到败诉判决。

  不过,《拍卖法》规定的不保真免责条款,日益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类似于今天的“翡翠扳指”案,黄某就认为,即使拍卖公司对书画之类的纸质作品无法保真,但对拍品的材质应该有所保证,不能翡翠变成石英岩。

  法官询问瀚海博文公司的代理人,拍卖展示上把该扳指标明为翡翠的依据是什么?代理人并未回答出个所以然。

  据了解,《拍卖法》当初提出“不保真”的最大理由,就是艺术品的真伪难以鉴定。但是,对谁是书画作者无法保真可以理解,如果连材质都无法保真,那么法律规定的“不保真”条款,是否有滥用嫌疑呢?

来源: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艺术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