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奖项,对艺术家的影响可谓相当深远。不少艺术家可能因为一个奖项,而得到和画廊、美术馆合作的机会,让更多观众可以看见其作品。另外,一个艺术奖项亦可作为一种标竿和教育,令大众有机会理解当代艺术当前的讨论,以及艺术家正在关注的世界议题。像英国青年艺术家主要代表人物Damien Hirst创作了广为人知的《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系列;另一创作《爱与不爱》(In and Out of Love) 则一一陈列出蝴蝶的生命周期,加上其他装置作品诸如医药制品、瓶子等,探讨生老病死的命题,引发出人们对生命本身的思考。Hirst 于1995年获得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引起极大讨论,从此蜚声国际。
Damien Hirst 于1995年获得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
今年,疫情的影响笼罩艺术界,特纳奖宣布取消,但筹备委员会亦同时公布,决定向10位由主办单位选出的优秀艺术家颁发奖励10,000英镑。我认为,特纳奖一连两届选择以平分奖项的形式支持更多艺术家,让观众可以关注更多世界当前的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处理办法。关注艺术家,继而关注艺术群体。我认识不少出色的艺术家,作品概念前卫、有丰富的社会意涵,却得不到艺术市场支持,长期需要从事兼职,支持自己的创作。因此,我认为艺术奖项是画廊、拍卖行以外对于这些艺术家一个重要的支持渠道。
上月至今在香港K11 HACC空间,亦展出了第16届Sovereign杰出亚洲艺术奖决赛入围作品展览。这个奖项是香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奖项,入围作品将通过佳士得香港拍卖行发售,部分款项将用作资助为弱势儿童举办的慈善计划,以艺术为孩子带来健康成长、心灵上治愈的机会。
提到艺术奖,在亚洲,上海外滩美术馆主办的「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Hugo Boss Asia Art Award)、哈恩·内夫肯斯基金会与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当代艺术奖(Han Nefkens Foundation-BACC Award for Contemporary Art),以及新加坡美术馆的「亚太艺术奖」(Signature Art Prize),被公认为亚洲地方艺术奖当中最负盛名的三个。
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培育中国的艺术家创作?和团队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武汉的艺术文化氛围浓厚,而坐落于武汉的湖北美术学院,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所以,今年武汉K11和湖北美术学院合作,联合举办了K11新锐艺术创作奖(ART 11 PRIZE),秉持孵化中国当代艺术后备力量的主旨,鼓励艺术新人成长与发展,选拔并培育有热情、有潜力、充满未来可能性的青年艺术家。此届艺术奖将遴选出新锐艺术创作大奖及评委特别推荐奖,现正征集作品当中,有志创作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在国际舞台上尽显才华。
K11新锐艺术创作奖启动仪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