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时冬日家乡的雪景使我记忆犹新,只是近几十年里气候逐渐变暖,昔年那种大雪纷飞的景致已不多见。家乡是丘陵地带,凹凸多变的地理形态,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温变化,使积雪的覆盖形成多变的面貌,其景象之万千往往使你意想不到,隆冬休眠的万物与漫天飞雪形成的景致显得神秘,肃穆与静谧,犹似一种人的精神品格物化的体现。我属于那种易激动的外向性格,却恰怡向往那静谧肃穆与神秘,家乡雪景变化丰富的韵致托寄著我的这份情感、这份对儿时的向往,时常激发我强烈的创作冲动,这一切都成为了我尔后对雪景山水艺术追求的源泉。
要将感受与冲动变为艺术作品必须有相应的表现法度,如何去表现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艺术要创造,古人之法已不能为我尽用,且我生性不愿亦步亦趋,好我行我素、无拘无束,然而对于传统的借鉴又必不可少,只是你必须灵活地面对。灵活使你在创作中具有回旋余地,对于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一方面广吸传统营养;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法。我不是画雪景的专家,也无意尔后成为专家,辩证的说,专一反而制约你对某种艺术创造的进步,画雪景只是我在山水画探索的一个方面而已,因此我也画云、雨、阴、晴、月夜清晖,画焦墨、水墨、浅降重彩,不偏执一面,以各种题材各种手法求互为补充,求多角度技法的更叠交叉,拓宽画路创造多变的艺术形态。在传统与当代绘画中,南方雪景山水画不多见,无多成法以资借鉴,而北方山水画法多有不同,不能借鉴表现南方丘陵多变的景象,因此要摸索一种适合自己个性的笔墨表现方法,因我多年潜心于黄宾虹大师的“乱而不乱”、“乱中有序”的方法论的探求,这种自由的运笔用墨观念正好与描写南方雪景中多变特性相吻合,加上我多年来勤于笔墨的训练,具备了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干,湿、浓、淡、焦、色、墨、矾水、白粉能用尽用,侧锋、中锋、散锋穿插互融,工具大小、毛笔、排刷中西不拘,不断探索以适应南方雪景山水神秘多变的特征。在创作中我消解传统绘画中皴、擦、染、点的成法顺序,作品无论大到六尺,小到三尺对开均自由挥写,轻松、随意、自然,一气呵成,强调线的韵律、节奏、力度,与创造的意境形成动静对照,动中寓静。作品除适当挥洒矾水、白粉外,无任何制作手段,强调保持了中国绘画的抒情写意特殊性,这种抒情写意性是我的雪景山水画的第一个特征。
在雪景绘画抒写用笔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侧锋用笔一面光的功用,这种运笔在雪景山水画中既是线,又是面,积雪的亮部、暗部通过侧锋含水墨浓淡过渡来表现,侧锋用笔由此成为我表现雪景山水的重要用笔,同时吸收传统雪景中留白的方式来保持雪的量的大小变化。由于侧锋水墨浓淡过渡运用以及“乱中有序”的自由而自然的运笔方式,侧锋面和明暗的体现,使作品具有了一种质感,一种自然而真实的效果,传统中国画抒情写意性的保持,西画中面与明暗的引入,使作品以抒情写意的方式达到自然写实的效果是我这些作品的另一重要特征。
南方丘陵山水在绘画中多似盆景般秀气,少了北方山水那份雄浑与博大,我不喜欢纤秀,好表现雄浑博大,豪迈与壮观,如何将南方山水表现得雄浑博大、壮观而豪迈?在不断探索学习中我发现景物的局部特写与俯瞰的视觉方式,反而能小中见大,于是我的雪景山水,也包括我的其它作品都以俯瞰的方式取局部特写,省略了画中近、中远景的区别描写,取平面构成方式。近乎平均的大面积墨色获得了最强的视觉冲击力,平中求深、求远、求变化,从而获得作品大气磅礴的面貌。这种不拘成法的探索创作中“大”的本质的体现是作者胆量的体现。李可染先生曾说过:“可贵者胆”,因此这种大、实质应是一种作者的大胆略,是大者的气质,是作者秉性与修养的产物,也是生活的长期积累。由此南方的画家,南方的山水也一样表现出了北方山水的雄浑博大,大气是我的雪景山水画的又一重要特征。
我的雪景山水无论多少特征,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自然。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然,任何矫揉造作均不是艺术,艺术是自自然然的,自然才能打动人心,自然才是真成,才具艺术感染力,黄宾虹大师曾说:“山水乃图自然之性”,我的作品,我的雪景山水画创作能有今天的面貌,除了得益于对生活的感受,另一个重要成因是我必须特别强调的,即我对黄宾虹大师的笔墨方法与美学思想的认真体悟。“乱而不乱”、“物理始终在握,是草率即工也”、“形若草草、实则规矩森严”、“不齐而齐、不似之似”这些名言论断,是开启我掌握自然的基本规律,进入艺术殿堂的钥匙。因此,我认为黄宾虹的这些理论,既是方法论更是一种画家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然王国的最高思想境界。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客观世界可能找不到,可能形若草草,看似乱,实则不乱,是因为你掌握了客观规律,掌握了艺术规律,是你具备了主宰自然的能力,体现了主体的主动意识,表现了艺术的真实,表现了一份情感的真实。真实的才是自然的,真实才是美的。我努力使自己进入这样一个自然而真实的艺术世界,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具备的思想境界,是我的雪景山水画形成的重要因素,河南画家杨振熙先生曾评价我的雪景山水:“……所作雪景更能表现冰天雪地那种一统皆白的高洁深邃神秘的清静世界的最具感染力的韵味,看去表现得自自然然、文质彬彬。总之,是不错的对雪景刻画的一个方位。”
作者:童和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