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每个人都是游子,无法割舍对故乡的眷恋。
每个游子都在追寻生命的起源,渴望回到精神的故乡,在那里做一次心灵的长憩,从一次次回归到一次次启程,那就是一段段的生命旅程。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读贾新光的油画,不能不让人发出关乎生命意义的人生感慨。已界知天命的年龄,新光的故园情结不但不能释怀,而且愈加浓烈。他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土”生活,睡觉的土炕,晒太阳的土墙根儿,玩耍的土炕儿,上小学时的土校舍,土是生命的胎盘,土是生命的最初底色。
人生需要成长,就有必要的丧失;既然生命是指向远方,游子就必须上路。新光开始了求学的路,开始了生存的路,开始了艺术的路......一路打拼,新光是成功的,他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大学生,而后又成为大学教师,而后又为民营艺术院的院长,是同龄人中在艺术上取得成就最大的艺术家,最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一切都已进入预设的轨道,前途一片平坦,什么时候成为教授,什么时候成为美协主席,什么时候退休,大都可以推定。新光忽然间有些不安,强烈的生命祈望纠结着,旺盛的艺术追求鼓荡着,贾新光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活,在北京宋庄他租下了一处大院落,改建成工作室和自己的居所,院子里风摇绿柳,丝瓜盘绕;新光作画,贤妻煮粥;一弦一柱,一颦一笑;笔下荷塘,梦里乡关......
新光出生在山东聊城,求学在曲阜,因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他的话从写实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无不不是恬淡,宁静,唯美,这与当下艺术比拼“审丑”形成强烈的反差。新光作品中的故园就是他这一辈子做不完得梦。20年前,故乡在笔下那是低矮的土坯房,昏黄摇曳的灯光,是牵引他回家的方向;10年前,故乡在心里,枯寂的荷塘,低垂的莲蓬,正是人到中年的时刻,丰硕而又落寞,华丽而又沉郁;而今,故乡在灵魂深处,删繁就简,直抒胸臆,黑白二色,写意人生,完成了对故乡的情感怀恋到对故乡的精神追索。
些许乡思,缕缕乡愁,是人生积淀的难忘烙印。年轻时,“壮岁旌旗拥万夫”,恣意纵横,大开大合;及至人到中年,沧桑阅尽,甘苦备尝,人生况味,悲欣交集——“欲说还休,却倒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不可以说,但新光是可以画的,他画出了辛弃疾不言的情感世界。
我曾经想,新光会有一天“欲说还休”么?!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亦或是“悲欣交集?!”人生的厚度和精神的宽度是自由的尺度,新光已经给自己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贾新光的作品是李白的诗画。且诗且画,且画且诗。人生复有何求?!
作者:孙玺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