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史一墨没骨牛系列作品评鉴 — 《步月归》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语出北宋欧阳修的《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春日岩石上,瀑布哗然作响,夜渐入深沉,群山回归寂静, 明月照入松林,松林洗练如碧,远看群山巍峨,恍然如同一色。近处小溪缓流,远处小山重叠。那一种静谧悠远的意境,恰似画作《步月归》的真趣。

步月归

  画面背景是团起的淡淡山峦,在有无之间。脚下是丰茂的水草,且溪水山石间流动的声色之美,月色里极为神秘而空寂!那是一种叫人灵魂飞升的时辰!这既不同于鸟宿池边树,也不同于僧敲月下门,但这一双成年美丽健美的水牛,漫步在月色茂草间,享受一日难得的清闲与优雅,其实牛是劳碌的苦命,但此时却享受了郊野宁静与美好。粗笨的牛,也有闲情逸致,也有卿卿我我,甚至有相濡以沫的忠诚与眷恋!它们不说爱,也不说亲,不说人类的花言巧语,却日日夜夜享受在一起。这是牛的亲情与爱恋!笨拙质朴,尽得自然之趣味,也得情爱之真谛!

  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人的作息与平淡。但因一切寻常琐碎,如日月融合,就显得那么美丽而永恒。甚至如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更是阳春农作的诗意表达,也是日出而作,月出未息的另一种生存版本。我们的农民兄弟,我们的农民伯伯,我们的父老乡亲,都是这样牛一般的生活着的人,外人以为艰辛痛苦,但或许他们自己却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领略到了一种四季轮回的美,春种冬藏的神圣庄严!

  一只牛在呆呆看月下景致,一只牛在悠闲低头吃草,在两牛的神态交辉中,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默契与亲密。或许是母子,或许是夫妻,在田畴中耕种之后,月夜是他们的清闲之时。所谓万物劳我筋骨,大块息我心身。一日之劳做,得半夜之空闲。来之不易,自当珍惜!

  其实万物,都是在作息之间,消磨掉漫长而短暂的一生光阴。而爱才是光阴岁月中,最为迷人的那束安抚迷乱生命的神圣之光!

  步月何时归?何须此刻回。但得月色亲,山野任我行。那是一种放乎自然的幽人状态。

作者:史一墨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