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古人议论妄断,遗患后人,尚是名家,为害最大。宋代学者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然”,原因是:“马毛细(短小)不可画”。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以后的千年历史中,画马者无人画毛。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敢在面颊上添加三根毛成为史上佳话,对通身是毛的马反到没人做画毛的尝试。牛虎毛长,描绘容易,马毛短小,表现困难。我经过多年对画马技法的研究、试验,终于成功地摸索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语言,取得了马毛的感觉效果,毛色可以通身必现,推翻了沈括的理论。技法的创新拓展了我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也拓宽了我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与理解深度。使创作主体意识与主观表达因素更加强烈。我的工笔马画找到了一个自己的领域。
黄今画马丝毛语言探索历程
速写之一
速写之二
速写之三
画稿之一
画稿之二
画稿之三
画马丝毛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完成稿
丝毛效果稿
马头各种姿势线稿
渲染丝鬃稿
《高山图》绘画过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二棕马图》
马头细部
马身细部
黄今画马作品
《坡前》96×160 2014年作
《晨》71×88 2008年作
《春》107×92 2010年作
《携子图》104×52 2011年作
《郊寒图》108×90 2011年作
作者:黄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