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欧洲超级富豪“从艺录”

欧洲超级富豪“从艺录”

                                                                                                                                                                                      杜卡/文

 

    执掌着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的伯纳德· 阿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PPR的掌门人弗朗索瓦·皮诺,全球第四大时尚集团的Prada的掌门人缪西娅·普拉达,他们或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或是极具实力的艺术收藏家,或是建立私人美术馆,或是资助各种年轻人的艺术项目,他们以“艺术赞助”的形式表达一个富人在这个时代对艺术与文化的看法,以及一个商人对意识形态领域可能施展的影响。

 

    外表一派儒雅的法国首富伯纳德·阿诺(Bernard Arnault),执掌着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除了多次被时尚杂志评为“最佳着装男士”,这位高深莫测的杰出商人还是一位顶级艺术品收藏家。

20072008年美国权威杂志《艺术评论》(Art Review)年度评选的“最具艺术影响力100人”榜单(The Art Power list 100)上,阿诺分别列第40位和32位。2010年,阿诺首次跻身此榜单的全球前10强。今年,阿诺更是荣登榜首。显然,他正在蓄势待发,为修建中的LV创意基金会(Louis Vuitton Foundation for Creation)美术馆积累能量。

LVMH集团的掌门人  伯纳德•阿诺

同处奢侈品行业、在商业经营、艺术收藏和美术馆建设等领域与阿诺你争我夺的最大宿敌是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法国第三大富豪,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PPR掌门人。他不仅拥有GucciYSLErmenegildo ZegnaBalenciaga等众多一线时装品牌,同时还是拉图堡酒庄、佳士得拍卖行、法国电视一台,《焦点》杂志以及法国最大的连锁书店FNAC的大股东。

此外,皮诺也是全球极具实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在威尼斯已拥有两座私人美术馆。其藏品更是超过2000件。在“最具艺术影响力100人”榜单上,皮诺稳坐20062007年的头把交椅,2008年仍名列第8位。2011年刚出炉的榜单上,皮诺依旧稳定在第8位。 

皮诺  在他第一座私人美术馆  葛拉西宫前留影

在这个榜单上,经常出现的另一位同行则是全球第四大奢侈品集团Prada的女掌门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2006年,她名列第65位,2008年则位居第87位。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Prada基金会这16年来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同样充满精彩。

Miuccia Prada和英籍印度裔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左)

英雄所见略同的收藏趣味

 

不得不说,这三位大佬的收藏方向有着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国际当代艺术这个最热门的领域。然而,他们的收藏目的却是如此迥异。

阿诺是教养极好的法国绅士,但他对艺术品收藏的巨大投入,明显带有商业品牌的考虑和利益的权衡。而并非像皮诺和缪西娅那样,更多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对艺术有深刻的诉求。即使如此,阿诺一直对当代艺术保持开放、积极探索,这同样值得大家称道。

比阿诺年长13岁的皮诺,则把艺术看作是非常私人的享受。他的朋友贝克(Baker)说:“和艺术家出去玩,是皮诺最舒服的事儿了”。其余时间,这位白手起家的大富商,就像笼中来回踱步的雄狮,孤独、焦灼而又不得不冷静。只有和那些触动心弦的艺术作品安静相处时,和那些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开怀畅聊时,皮诺才得以放下身价,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受。这种相通的默契,这种难得的放松,促使皮诺快速囤积了大批艺术品。

 

皮诺的第二座私人美术馆   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远景

不过,皮诺并非生来爱艺术。

作为锯木厂老板的儿子,1936出生的皮诺,高中辍学就开始经商。从贸易公司淘来第一桶金后,皮诺成立了巴黎春天集团(Pinault Printemps Redoute,简称PPR)

1999年,皮诺在收购了Gucci集团之后,PPR跃升为既LVMHRICHMOND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公司。2003年,皮诺将他的集团委托给儿子亨利 (Francois-Henri Pinault)管理,自己才将更多精力放在私人美术馆的营建上。

据说,上世纪70年代,在皮诺看到法国纳比派画家保罗•塞吕西耶(Paul Serusier)的一幅乡村风景画之前,他从未踏进过博物馆半步。多年后,当谈起此画,皮诺仍兴致勃勃:“那幅油画的主题是在农场院内的一个女人。它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每当我凝视它,就越发喜欢,越能体会其深意。尽管之后我的品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至今还保留着它。这第一次的收藏经历打开了我的眼界。从此我开始收藏令我感兴趣的19世纪末的作品,后来我又发现了抽象艺术,它引导我慢慢转向当代艺术。”

正如他所说,皮诺日后频繁出入画廊和拍卖行,购买毕加索(Pablo Picasso)、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20世纪早期画家的作品。巴黎艺术顾问马克•白龙杜(Marc Blondeau)是其当时艺术收藏的左右手,促成皮诺“高价”买入不少极简主义大师的佳作。譬如,白龙杜曾向皮诺推荐一件荷兰大师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经典格子绘画《表格II》。在做足功课后,皮诺最终以880万美元的惊人天价买下。而上世纪90年代初,当华尔街投资客纷纷落跑的时候,皮诺抓准良机,开始积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美国战后艺术家的杰作。后来,他又直接从先锋艺术家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和杰夫•昆斯(Jeff Koons)那里直接买入不少新作。

 

(从左至右)Prada的丈夫Bertelli、艺术家Koons及夫人、Miuccia Prada、建筑师Koolhaas

与皮诺暴敛当代艺术的庞大野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缪西娅·普拉达一直以独立知识分子的心态经营着自己“小而精”的Prada珍藏。

1993年, 在听从了某位朋友说他们在米兰的工作室“与雕塑作品很相称”的建议后,缪西娅和丈夫伯特利(Patrizio Bertelli)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缪西娅说:“我们完全沉浸在了学习的乐趣中,想更了解贫穷艺术运动以及当代艺术。”伯特利接应道:“当时,我们没有征求其他人的意见,而是认真学习,参观各地的博物馆,试图弄清某些事物是如何在艺术中发生的。”而当谈到购买策略时,缪西娅一语道破:“我只会买下那些改变了我的想法的作品,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

的确,这位有钱有势又不失可爱的欧洲女性,在艺术里释放着她早年作为政治学博士的叛逆因子和女权主义。所以,她不甘于只是单向购买作品,而一定要以自己的经济杠杆来参与当代艺术的大项目创作。可以说,她的眼光和品位都经由“赞助”的角色而汇入作品中了。这样独一无二的良苦用心,是阿诺和皮诺所没有的。

Miuccia Prada和丈夫 Patrizio Bertelli

私人美术馆成为财富竞技场

缪西娅还是这三巨头中,最早开设艺术空间的人。

早在1993年,夫妇二人就开设了PradaMilanoarte——这片位于米兰的艺术空间,为那些卓而不凡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举办各种展览的机会。缪西娅当时豪情万丈:“这里旨在向米兰和全世界的公众展现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具思想风暴的艺术作品。”

可贵的是,这份豪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995年,PradaMilanoarte改名为Prada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夫妇俩与意大利评论家斯兰特(Germano Celant)聚在一起,共同为新成立的Prada基金会出谋划策、制定路线,并将重点放在摄影、录像、设计和建筑等一些当代艺术话题上。他们还决定,不展示已经在工作室成形的作品,而是发挥艺术家的功力,同时也让Prada基金会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梦寐”已久的作品。这个决策为那些独特艺术展品的诞生以及创造性的建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0084月,缪西娅对外揭幕了荷兰人库哈斯(Rem Koolhaas)设计的Prada基金会新空间方案,将改建一个19世纪末米兰南部的酒厂厂房。库哈斯把“当代建筑与历史遗址和谐共存”这一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预计2013年完工。

Prada基金会珍藏展所在地:威尼斯Ca' Corner della Regina宫殿

皮诺也很早便梦想拥有自己的私人美术馆。他说:“收藏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不能只是简单的量的堆积。一个热衷艺术的人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热爱、感觉、发现,甚至疑问。一个做法就是在如美术馆这样的专门场所,尽可能多地展出艺术品,或者将艺术品进行巡回展览。”

 

然而,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法国官僚体制下的繁文缛节,这位大亨20054月终于宣布放弃在巴黎建立美术馆的计划,转而投向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边的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一时间震动法国艺术圈。这座宫殿是18世纪威尼斯新古典风格,至今已经有234年历史。皮诺买下它99的运营权以及80%的收益分成后,力邀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进行细致改建,并于20064月盛大开馆,首展为《我们往哪里去?》(Where Are We Going)20076月,皮诺又击败了拥有70年历史的古根海姆基金会(Guggenheim Foundation),获得威尼斯旧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的运营权。这座17世纪的老建筑,同样经安藤忠雄改建后,200966日开放。这正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前一天。

                             

                              阿诺和皮诺 可谓在奢侈品和艺术品行业你争我夺的最大宿敌

老对手皮诺的格拉西宫正式开馆,这一事件恐怕直接刺激了阿诺。于是,阿诺在第一时间迅速把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以下简称LV)旗舰店的7楼改作为艺术空间,进而更萌生了要为LV帝国建立一座大型艺术中心的念头。

阿诺和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Nicolas Sarkozy)私交甚笃。随后在法国文化部和巴黎市政府的协助下,阿诺拿到巴黎布罗涅(Boulogne)公园内一块位置绝佳的场地,用于设立基金会的巨型美术馆。最起码,在机构选址上,阿诺已经扳回一分。因为,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关系匪浅的皮诺,正是苦于在巴黎拿不到一块合适的用地,才携藏品远赴意大利。

LV创意基金会博物馆模型,由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Frank Gehry设计,耗资2亿美元,计划2012年底竣工。

 

200610月,阿诺迫不及待地宣布了此消息。在发布会上,他显得雄心勃勃:“我要让这个艺术馆成为巴黎的文化新地标!”为了这个宏伟的愿望,阿诺特别邀请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主持整个设计方案。

盖里早前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是他奇美特异的巅峰之作。而这一次,他更是别出心裁地打造了一片流动的“玻璃云”。“这个计划本身就是一个梦想,所以概念就是创造梦想……我希望人们有恍若云端的感觉”,盖里说。

200810月,正当奢侈品行业受金融风暴重创之际,阿诺进一步对外透露将斥资1.4亿美元打造这座造型飘逸、绰号“云彩”的美术馆,预计2010年建成。但施工过程远非设想中那样顺利。目前,这座建筑的预算已高达2亿美元,并且至少要等到2012年年底才能竣工。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到阿诺的信心。他经常讲:“将来参观我们美术馆的人将会和去艾菲尔铁塔的人一样多。”

作者:杜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