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意精神——2021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作品展研讨会暨工作会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03d5e814856ebb3dc4ae9c5402dab943/03d5e814856ebb3dc4ae9c5402dab943.jpg

开幕式现场

2021年4月30日下午15:30分,由李自健美术馆和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作品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及众多画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展览是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首次正式面向社会的大展,是具有高度学术性的优质展览。展览举办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深受大家的赞赏。据美术馆统计,5月1日至5日每天参观人数均在3万人左右。展览期间,张祖英老师、陈和西老师、王锐老师、夏可君老师接受了相关采访。

 [张祖英老师采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d8318adc4e4ad8f15876c4c801c7412d/d8318adc4e4ad8f15876c4c801c7412d.jpg

      1.张老师您好,我们知道中国油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油画发展到今天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油画家的努力耕耘与探索之上,这其中,您是见证者,也是强有力的推动者,所以我想听听您的想法:今后中国油画发展会是一个怎样的态势呢?

       张老师:油画艺术是引进的外来艺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油画艺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展的非常快。从引进、学习、创造,怎样形成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艺术,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下一步怎么走才能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油画艺术作为西方的文化载体,它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和写实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就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已经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成果。但如何使油画艺术成为中国油画的载体,就需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寻找营养。经过我们的思考,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天人合一、意蕴、境界等,注重画外之意。我们中国的“气韵生动”能将西方的空间、黑白对比、明暗、意蕴都表达出来。我们已经朝向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社会等方面去吸收,融汇,创造出中国特有的精神表达方式,才能在世界艺坛上具有一席之地。所以,我们提倡油画的写意精神,当然油画山水的创作和研究就成为了我们的重要课题。在我看来,真实的描写对象不是我们的目的,寄托我们的感受和精神是我们的方向。客观事物不是我们可创作的终点。当我们不把描绘自然形象作为我们创作的终点而是起点时,那么我们的创造就成为精神遨游的天地,为我们提供无限的想象力和境界。

      2.那您作为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名誉院长,您对它有什么期待呢?

       张老师: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对于国家的爱和对于祖国山水的爱是融合在一起的,山水上寄托了我们人文的精神和遐想,这才是我们绘画的目的。那么,中国的南方包括长江以南的优美风景和壮丽的山水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长江三角洲,珠江流域的富庶地区,云贵川横断山脉,山峡平湖,山涧清泉,峡谷急流,无不令人神往,祖国山水精神是人物精神的反应,画山就是画人,画水就是画源源不断的历史沉淀。这次的大展只不过是初试,我更期待以后能产生更多吸引人的作品,发展并创作更多生动的艺术语言,能够通过山水的美引起大家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能够更加爱我们的国家。

[陈和西老师采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ae374b9444cd39a70e1995216bd6fb7f/ae374b9444cd39a70e1995216bd6fb7f.jpg

       陈老师您好,关于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此次的展览的缘起是什么?展览有哪些特色您能基本的介绍一下吗?

       陈老师:好的。2013年,我们在广西成立以来,8年多,我们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安徽、四川等许多地方写生并举办了展览。这种展览都是写生后的展览,我们一直都想举办一个能够代表我们南派真正创作实力的学术展,为此,我们筹备了很长时间。我们是自发的一个组织,没有经济来源,如果完全靠社会的资助是相当困难的,这次有幸得到李自健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所以就促成了我们这样一个大展。我们南派是以中老年画家为主的一个组织,我们在岳阳汨罗举办了一个全国青年画家的一个邀请展,和一个风景画的论坛,这是中老年画家与青年画家的对话展,并且,我们在此次展览中看到了年轻画家的活力。回到我们这个南派的展览,两地展览对话之间,是有一定学术高度和高社会影响力的。这次展览完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此次展览后,我们又共同策划了一个巡展,现在已有了初步的规划。巡展会邀请各地名家和老一辈画家参与进来,也会在中国博物馆做展览,争取把我们中国的油画风景全面展示,提高影响,推动我们中国油画的发展。

 [王锐老师采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ebc1a5e318a4d19753fb6b463307c4f/1ebc1a5e318a4d19753fb6b463307c4f.jpg

       王老师您好,关于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我们想了解一下基本的该院的情况,包括成立时间、代表艺术家有哪些、咱们研究院的宗旨或学术方向如何,未来发展是怎样的?

       王老师: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2018年落户在湖南师范大学,共有12个省的27位研究员。这27位研究员基本都是当今中国美术界在油画山水研究方面的中坚力量。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2013年7月9日在海口观澜湖由我和张冬峰老师、陈和西老师三人在一次写生中发起的,17日在广西南宁由7省16位画家正式共同成立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会(筹)。这件事的缘起是我当时在海口组织策划观澜湖艺术写生计划,在进行到第六期时,我邀请了张冬峰、陈和西、颜苏平、孙纲等一批我国油画风景画领域的优秀画家一起写生。由于我们拥有共同的追求以及当时整体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个时期陈和西老师在湖南构建长沙画派,张冬峰老师在广西也参加了漓江画派的构建,我与李少君先生在海南也在构建海南画派,并且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我们想促进地方文化发展这样的一个共同理念、共同追求,所以我们当时走到了一起。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认为有必要搭建一个更高的学术平台,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汇聚一批具有共同学术理念与追求的优秀画家,共同去做一件对中国油画发展有意义的事。由于我们几个在油画风景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所以我们就决定提出一个新的理念,这个理念既要有传统与地域特征,又要有别于西方的油画风景,所以我当时就提出了南方油画山水的学术追求。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我们都从事油画风景的研究,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认为应该把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以及中国绘画的理念融入到西方的油画风景当中,以油画作为一个本体的语言,同时注入中国的审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油画风景的研究进行创新。中国的审美理念在油画中的植入,也是基于我们这个时期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我们在整个世界上,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等都在崛起。随着国家的崛起,文化自然而然就崛起,这也表明了这个时期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对于民族文化强烈的自信,这个自信是由内心生发的。因此,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的构建也是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现象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绘画讲究情境交融的境界,这个情是指我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尽管12个省的27位优秀画家都来自南方,但是我们却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所以我们倡导,在大的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应坚持每位画家的个性语言和他对地域文化不同的研究方向。如果我们能够把湖南、海南、广西、安徽、福建等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在画面中强烈的呈现,就会把我们的情与对家乡的爱,呈现在我们的画面当中,这就使得我们对南方油画山水的探索,在形式风格的创造上也有别于其他人,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境的追求,是我们的一个价值观,但这个价值观是要在情的基础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产生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经过8年的发展,通过对情境与诗意的追求,通过画面呈现给观者,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一定受众的认可。这次展览南派的作品能够在李自健美术馆得以呈现,也表明美术界、美术馆对我们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把这个学术理念和学术宗旨不断贯彻下去。

       其实,对于油画山水,我想我们老一辈的画家,比如:林风眠先生、吴冠中先生他们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追求。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变成是一个群体在追求,而且我们很明确地提出了油画山水这样一个理念,所以这对画派的产生和促进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将来,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在这个画展结束之后,我们在张祖英老师的带领下策划了一个更大、更具学术高度的展览,希望能够和国内更好的画家,包括北方的画家都能融入进来,共同更深地探讨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的研究,把这个课题拓展成为全国性的课题,让全国油画家来和我们一起对中国南方油画山水进行课题公关。此次展览活动,也有许多评论家在写评论,不管是诗刊主编、评论家李少君先生,还是杨小彦教授都对此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杨教授也提出了一个山水油画的理念,我想这将是我们油画山水的一个发展远景。但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付出。我相信,未来的油画山水一定会走向山水油画,一定会对中国油画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夏可君老师发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fb1c51763e69511ca2795e231d34c75e/fb1c51763e69511ca2795e231d34c75e.jpg

     本次李自健美术馆南方风景油画和南方油画山水画派风景展,让我们看到两代人之间的对话,一代是以陈和西老师、张祖英老师、以及年轻一代的湖南本土的油画风景画家围绕油画风景的未来,油画山水的未来,开展了一次非常有学术深度的展览。为什么不是从油画风景而是从油画山水出发?这是因为过去100多年来,整个现代性的风景油画面对着一个跨文化对话的问题。无论从西方的风景出发还是从中国的山水文化出发,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但是在现代性里面,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风景写生的生动性、直接性,自然本身变化的微妙性出发,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到概念化、程式化的套路中;另一方面,我们又有着水墨、山水这样一个文人画历史的伟大传统,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察自然的方式,描绘自然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远、深远、平远的观察方式,怎样体现在中国的写生之中?我们从本次展览的作品展可以看到,他们从自然的生动性出发,提取自然的块面。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油画山水和中国油画风景成熟的开始,那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抽象的提取,或是纯粹的提取。所谓纯粹的提取是艺术家几十年纯粹的面对自然,持久的写生之后,他要赋予一个主观的甚至是艺术本身语言的意义,他从自己所理解的色彩和生命观,以及对油画颜料和油画色彩的观感,再对自然进行深度理解。我们从陈和西老师的作品上可以看到他对色彩独特的理解和斑驳感,光影闪烁的肌理,对色彩间明暗最细微的对比,都带有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油画山水和山水油画,以及中国文人山水画之间的对话,要走向一个诗意的精神意境。就是说,技术不仅成为一个绘画的技法,而是走向生命的、自然的、更深邃的精神意境。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无论是陈和西老师的作品,还是张祖英老师的作品,我们看他们在自然的写生时,能够把自然的悠远、深远的诗意体现在画面中,深深打动我们的心境。这是中国油画走向成熟的开始,我们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到现场,在作品前好好的体验艺术家几十年对油画语言的探索,对诗意精神的价值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917c10192ded83a3485c333ffb86811/1917c10192ded83a3485c333ffb8681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4f71561f983b0b25ef22ad9cff165537/4f71561f983b0b25ef22ad9cff1655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f2f69b5e3befa2deca9ad1ba1a0b36b9/f2f69b5e3befa2deca9ad1ba1a0b36b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977eb204d8e0f549aa5bd8e53ef4b08c/977eb204d8e0f549aa5bd8e53ef4b08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c098b7ea5bf73bfa120fb47cda748cdf/c098b7ea5bf73bfa120fb47cda748cd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4380eb197c85ac865a8182b4308c009a/4380eb197c85ac865a8182b4308c009a.jpg

展览现场组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4b28b5d78373f5dd75407667f4454a9e/4b28b5d78373f5dd75407667f4454a9e.jpg

研讨会现场

       展览期间,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的27位研究员在5月1日共同召开2021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的研讨会议。会议由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王锐研究员主持,陈和西院长对研究院的工作进行了布署,杨诚副院长就相关工作做了安排,各位研究员充分发表了意见,名誉院长张祖英先生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议定有关重要事项]

一,会议高度评价和肯定了“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作品展”的成功举办。由衷感谢油画家李自健先生的鼎力支持和精心策划及组织工作,也非常感谢湖南的陈和西、曲湘建、黄礼攸三位研究员的盛情接待,以及展览期间所有的志愿者和工作人的辛苦付出。
二,研究布置了今年9月份和年底分别在福建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和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山川魂魄一一中国南方油画山水作品展”相关事宜,并对研究院研究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名誉院长张祖英先生主持对邀请参加“山水魂魄一中国南方油画山水展”的各省市知名油画家作品进行了初选。
 三,会议研究了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组织机构事宜。一是更改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名称问题。根据研究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决定将“画派”两个字去掉,即更名为“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下一步根据湖南师范大学相关要求履行报批手续。
四,根据陈和西院长提议,决定任命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陆庆龙先生为研究院副院长,提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世宁、张新权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3dbd6ee18a56dfa4e0eceb5aed83e34a/3dbd6ee18a56dfa4e0eceb5aed83e34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3d72a3fae763e67f8b6be5eac695fa6f/3d72a3fae763e67f8b6be5eac695fa6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28309727171d239701e4a97bf6827c67/28309727171d239701e4a97bf6827c67.jpg

 会议现场组图 

       在会议中,陈和西老师、张祖英老师以及杨小彦老师就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先后发表讲话:

 [陈和西老师]

       去年在南京大学我们召开了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我们就定下了准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展览,围绕这个展览我们一直在齐心协力的筹备,为了接下来我们的巡展,张祖英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和贡献,为此我们向张老师表示敬佩与感谢。张老师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拒绝一般的东西,上升到一个高度上来,让我们从过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团队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希望的,是一个有明确方向的,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张祖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开始筹备9月份的巡展,并且会在中国博物馆展出,这将是一个具有高学术性、价值性的展览。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我相信,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院将会越来越好。

[张祖英老师]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这个学术团体是在自发的基础上成立的。这一次在长沙举办的南方油画山水画展,属第一次正式的公开的向社会展示南派的面貌。在我了解的参展作者的实际能力来看,如果我们再组织得当、更全力以赴一些,本来应会水平更高。从未来发展来说我们需要提高的点还有很多。南方油画山水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那未来如何能有更大影响?我看到在现有基础上,如筹划一个全国性优秀画家的南方油画山水的展肯定会引起更大关注,这样不仅画家的参与度会有提高,优秀的年轻画家也能崭露头角。当然,由于过去几年是松散的结合,使我们看不到我们的面貌和总体力量,但通过这次展览的影响,证明有效的组织是十分重要的,明白了人才固然重要,但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才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另外,这里我建议,为了未来的发展和团结更多艺术家的参与,我们需要把“画派”两个字去掉,以利于这个组织的成就更好的接受社会的检验。应该说本次展览的成功将对于社会,对于我们的公认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杨小彦老师]

       我很认同刚刚张老师的话。画展的作品完全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往上提升,因为我们都是很成熟的艺术家。作为一个成熟的画家,作品的品质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不能在简单的写生或涂抹中完成。这就是艺术的探索。我此次的文章,不仅是为了参与学派的活动,也是我对新中国美术和百年美术的一个认识。百年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东西方的结合,而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上。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打了进来,把西方文化也带进来,油画也带进来。当年徐悲鸿先生的旧学底子那么好,书法写的那么精彩,还要跑到法国,他是为什么呢?就是想学习地道的写实派,学习欧洲地道的油画。那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向西方学习,那时国人被油画打动。当年林风眠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物画,非油画不可。”好像公认画写实、画物象,就是油画。今天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因为出现了转折,中国在世界上崛起,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中国传统其实非常伟大,山水画在元代就成为主流。从“南北宗”来看,山水从魏晋南北朝就开始,经两宋延伸到元。西方风景画真正独立是在19世纪,就是印象派。西方要到17世纪才开始出现相对独立的风景画,比如洛兰,他还是要借古典主义的壳来画风景画。到了康斯太勃尔,他就喜欢风景,抵住人物画的诱惑,因为人物画有价格,他就是要去去画风景。这说明,我们的传统在认知自然方面是有优势的。而且,我多次表达过一个观点,油画进入中国那么多年,我们还在强调它的外来性,这是有问题的。作家余华曾写过一篇文章,他说:“博尔赫斯卡夫卡就是汉语文学的传统。”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他们这一代作家都是读西方作品长大的,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那么多人,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和思维中,我们为什么还总是强调它是外来的呢?中国人画油画,这只是媒介问题。油画与我们的传统高度结合,我想一定会在世界绘画领域中创造出一个我们的格局。现在绘画性在回归,表现性在回归,具象性在回归,这个格局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把油画和传统文化相勾连,是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格局来的。我写《山水油画辩》,是把山水作为一个中国的观念自的代名词。油画是个媒介,不是因为它是外国发明的,所以一画油画就好像是在画外国的画。我觉得现在大部分油画家的风格来源已经远远不限于那个狭隘的西方。我们学派的很多画家,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中国的,是中国人对自然的观看态度、立场和趣味,这些都融进了画里。有很多画,不是纯粹的写生,有一种个人的创意在。我的文章就是要把这个写清楚,要追溯到宗白华、李泽厚,中国美学界重新建立传统的审美体系。我们还要推动油画的进一步转型,要回答中国的问题,表达中国的经验,画中国的自然观。在这里,重要的是观念。美学的探讨,尤其艺术和文化的结合更加重要。要将山水作为观念,油画作为媒介。山水油画就是这一观念和媒介的结合。这就是我们的宗旨,是我们艺术家的追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b27a2672d5d27637686cfa41313420c7/b27a2672d5d27637686cfa41313420c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e3d0b5e08ff6f516f111b76070439d33/e3d0b5e08ff6f516f111b76070439d33.jpg

 参观李自健老师油画工作室现场组图

       展览开幕当天,李自健老师邀请研究员乘坐他的私人游艇夜游美丽的湘江,观赏橘子洲头别致的夜景,灯火阑珊迎着星空中的皎皎月光,闪耀着不灭的希望。此外,5月1日上午,27位研究员受邀参观了李自健老师的油画工作室,并与李自健老师进行了艺术交流。              

 (编辑/田婳)

展出作品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6f87c836d55d028eccf1a120b610ad91/6f87c836d55d028eccf1a120b610ad91.jpg

《薄暮初上》张祖英160×13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b0c26a431a3c4d81f3f433d1cf634026/b0c26a431a3c4d81f3f433d1cf634026.jpg

《蔗乡小道》张冬峰80×70cm 油画 199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e599233f0505603861f0ee3e2edba0ad/e599233f0505603861f0ee3e2edba0ad.jpg

《金山银山》陈和西120×12O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cce1c5d93a5e7429114ba6ce44845f2/5cce1c5d93a5e7429114ba6ce44845f2.jpg

《黄昏中的记忆》王锐120×20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fefcfd0836e57959665cbfc8f91d089/5fefcfd0836e57959665cbfc8f91d089.jpg

《深山藏古寺》杨诚220×600cm 油画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64fc5c5db951384f5456e5b008d67741/64fc5c5db951384f5456e5b008d67741.jpg

《幽玄201904》郭凯150×100cm 木板丹培拉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ee78c8c5499c9a7df33de39880c65afe/ee78c8c5499c9a7df33de39880c65afe.jpg

《空山系列之二》翁凯旋140×15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e0c2a074e7cbf1e13c0674122c10398/1e0c2a074e7cbf1e13c0674122c10398.jpg

《瑰丽洱海》王辉240×8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2c75d4059d5141e68de3f4932af75f0/12c75d4059d5141e68de3f4932af75f0.jpg

《濂溪秋色》包泽伟120x100cm 油画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319e4d7af595c60e12d73bbea857f821/319e4d7af595c60e12d73bbea857f821.jpg

《赶小海》张立平190×160cm 油画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d7fd8e5282d315a182d7225d99464c5/5d7fd8e5282d315a182d7225d99464c5.jpg

《荷塘秋韵》颜苏平120×16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fd56439153efabf77d61ef9c5d8be8e6/fd56439153efabf77d61ef9c5d8be8e6.jpg

《温哥华CYPRESS雪山上的雪道》杨小彦150×80cm 油画 201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f2335bc36d0c6ebfa3de4a7345ff4376/f2335bc36d0c6ebfa3de4a7345ff4376.jpg

《大树下》黄菁100×100cm 油画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bac7770c40a082b21b742a38c1906ff7/bac7770c40a082b21b742a38c1906ff7.jpg

《仲夏No.5》刘南一150x150cm 油画 201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0d0de41de29b2ad3c7174b74cd5eb13d.jpg

《清泉》李生琦 100×160cm 油画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ad9ae761b89c3f08848471850dcb0763/ad9ae761b89c3f08848471850dcb0763.jpg

《只见桃花不见人》黄礼攸150×250cm 油画 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6cc08017e63f5a954a715c7a6bc962d/56cc08017e63f5a954a715c7a6bc962d.jpg

《洞庭鱼舟》曲湘建80×80cm 油画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47602e775c43f8ce0575368708cfd0ef/47602e775c43f8ce0575368708cfd0ef.jpg

《夏塘野趣》陈世宁60×7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970010a3073b1ef5b7ca5f694cd51e72/970010a3073b1ef5b7ca5f694cd51e72.jpg

《瑞雪初霁》陆庆龙70cmx20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5c57dc169089698d1d198509ce3704c6/5c57dc169089698d1d198509ce3704c6.jpg

《又见江南雪》唐满生200×180cm 油画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9ac13fc65cc5fa55a7370269b1ada65b/9ac13fc65cc5fa55a7370269b1ada65b.jpg

《远去的风景——老上海的故事》罗朗    50cm x 60cm x 4 油画 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cb949f9ed3af973fbd5376cf866ae9e7/cb949f9ed3af973fbd5376cf866ae9e7.jpg

《蕴之一》张新权80×100cm 油画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1626c7d639003e62d4bb7b4c2ad2762c/1626c7d639003e62d4bb7b4c2ad2762c.jpg

《瑞雪丰年》黄胜80×10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27a3c74e4cb5ff6c5201a6607b29f33b/27a3c74e4cb5ff6c5201a6607b29f33b.jpg

《故乡》张昌贵180×120cm 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ae5353af919d304564b66422e2820e63/ae5353af919d304564b66422e2820e63.jpg

《岭上白云醉不知》郭仁海120×120cm 油画 20I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73f98da0f88106142ebf7bdf71772f46/73f98da0f88106142ebf7bdf71772f46.jpg

《江苴菜园》亚丽100×80cm 油画 2019年

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简介

“南方油画山水画派”于2013年7月9日在海口观澜湖发起,17日在广西南宁正式成立。画派是以探索“南方油画山水”为已任的学术型画家团体,成立之初画派由南方7省16位著名艺术家组成,目前已经汇集了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苏、上海、四川、云南、浙江12省27位著名艺术家代表。他们分别是来自安徽的郭凯;重庆的翁凯旋;福建的王辉、张立平、赵九杰;广东的包泽伟、颜苏平、杨小彦;广西的黄菁、刘南一、杨诚、张冬峰;海南的李生琦、王锐;湖南的陈和西、黄礼攸、曲湘建;江苏的陈世宁、陆庆龙、唐满生、张新权;上海的张祖英、罗朗、黄胜;四川的张昌贵;云南的郭仁海、亚丽;浙江的陈宜明。

在当今中国的油画界,形成油画的中国气派已成为众多画家的共识。同时,各地区画家对地域艺术风情探索的普遍热情和深入探究,也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代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手段,更是为画家群的艺术联系提供了可能,这是古代画家不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讲究“气韵”“意境”和“传神”。作为外来文化的油画在进入中国之时,就已赋予了一种新的存在意义。而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的画家们将以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与他们独具个性的油画技巧、绘画思维相结合,努力探索一条别具中国山水风格的油画新路子。“南方油画山水画派”是以中国山水为创作对象的南方油画画派,即借鉴西方油画的传统,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审美精神,以油画山水来呈现中国的时代感与民族性,发扬民族精神,致力于中国油画事业的繁荣,简称“南方画派”。画派的12省27位著名艺术家在学术上都有非常显著的成就,在绘画技能上也都各显风采。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心中都负有重大的艺术使命,使画派遵循艺术活动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成为中国油画潮流中最具艺术特色的学术团体。画派在学术上追求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同时,将通过网络平台、巡回展览,出版发行、学术讨论等多种活动,对与画派相关的最新消息,以及成员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跟踪,致力于“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精品力作的产生、名家新锐的崛起、美术理论的学术支持,以及与各界人士相互探讨和学习。画派的队伍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也将不断壮大。同时,欢迎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加入画派中来,共同追求、共同探究艺术之路。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组织机构

名誉院长:张祖英、张冬峰

院       长:陈和西

副院长兼秘书长:王锐 

副  院 长:杨诚 陆庆龙

副秘书长:黄胜

研 究 员: 郭凯 翁凯旋 王辉 张立平 赵九杰 包泽伟 

颜苏平 杨小彦 黄菁 刘南一 李生琦 黄礼攸 曲湘建 

陈世宁  唐满生 张新权 罗朗  张昌贵 郭仁海

亚丽 陈宜明(按省份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南方油画山水画派LOGO: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5/9d699bc1be0df96ed04d6983eee44059/9d699bc1be0df96ed04d6983eee44059.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