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先生不怕多——观程多多先生的新画风

  当代美术史上,海派大师程十发先生无疑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

  程多多先生是十发大师的次子。他自幼聪慧,深得其父真传。早期,多多先生以连环画开笔,之后,又向国画方面发展。特别是他为鲁迅的小说《伤逝》所创作的水墨连环画,奠定了多多先生挺进沪上名家行列的基础。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程多多先生在绘画方面的水墨功底,同时,也领略了多多先生,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热衷。

  试想,一个南方水土养育的画家,画一北方小说中所描述的生活,倘若没有渊博的文化修养和睿智的目光是很难再现出来那份真实的。这一点,多多先生完全克服了水土的差异,让自己的情感活在画里,活在笔中。

  然而,多多先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既没有满足于现状,也没有整日笼罩在其父的光环中,而是选择远渡重洋到美国进修,潜心学习西方绘画语言,并深领其法要。

  日前看到,多多先生所创作的国画,别开生面,他所创作的平常百姓餐桌上的瓜、果、时蔬,无不精彩、鲜活、飘香。是西方的写实造型,又有民间浓艳的水墨色彩,洋为中用,蓦然成景。

  大家知道,十发大师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正是他有着十分了得的大学问。十发大师所创造的画风,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高雅的,又是民间的。他的画中那种浪漫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以及对西画大胆融合和提炼,创造出一个完全具备纯东方绘画语言的新时代。

  十发大师在人物画处理上采用部分装饰、部分写实的方法,省略了细微末节,以突出主要的特征,在大师的笔下,他熟练地将民间玩具与剪纸的造型、民间绘画的色彩,揉和在他特别感兴趣的那些大头短身子的人物上,但十发大师在笔墨处理的技巧上,不是追求简单,如真正的民间绘画那样,相反是偏向于繁复丰富,线条形态上的粗或细,或断或续,或流畅或枯涩,线条组合上的或疏或密,线条的美是在一组组的对比中显露出来。色、墨的应用充分利用了水的机巧,或渲染、或破积、或浸渍,变化莫测而富有奇趣。

  而程多多先生的人物画与之父亲十发大师不同在于:多多先生的人物画多以严谨准确的造型及硬朗的线条构成画面结构。在色、墨的运用上,富质地感、准确地说,更具雕塑感,他的色彩的使用上,看似民间的色彩,实则,西画的光、影一同悄然潜入着画面。我想这是多年来多多先生一直追求的“内敛”的结果吧。在这点上.他的画风与十发大师的奔放、外纵的笔墨是两种走势。这正是多多先生聪明之处,与父辈保持”距离”,继承并叛逆着。这是一次充满敬重和欢乐的中年“变革”。

  见过程十发先生,又结识了多多先生,让自己的眼睛逐渐艺术了起来,真是件幸事,因为先生不怕多。

作者:崔永元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