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收藏新宠砗磲价涨10倍

2015-07-27 10:48

近两三年,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之一的砗磲,成为珠宝市场上的新宠和收藏界热点。业界称,由砗磲制成的手串、手链、手镯等饰品,有辟邪消灾、调养身心的作用,不少收藏者豪掷几万、几十万重金购买,导致砗磲价格暴涨10倍。

砗磲

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生物,生长于我国南海深处,与珍珠、珊瑚、琥珀并称四大有机宝石。

古玩市场一名女老板透露,前几年砗磲手链也就几十上百元一条,现在没有三四百元根本买不到。一位收藏者称,前几年他在海南买了一个砗磲工艺品,近一米长,品相非常好,价格才3000多元,如今至少值好几万元。受砗磲价格飞涨的影响,有的古玩店已开始囤货,如果不是熟人买,均称没有货了。

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贝类加工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媒体称潭门镇销售贝类工艺品的店铺有200多间,年产值两三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现在最普通的砗磲每吨2000至4000元,品相好的每片几千甚至上万元,而顶级砗磲就要几十万元了。品相差的一般用来做手链、吊坠等,品相好的则雕刻成工艺品、收藏摆件等。

以一条最普通的砗磲手链为例,原材料和批量加工的成本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如果发往北京上海等地,售价在500元以上,一般都是高出批发价10倍。

砗磲价格为何在这几年呈井喷似上涨?一位藏家称,砗磲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垄断性,中国内陆及许多沿海城市都没有这种资源。另外,砗磲属于资源性藏品,几乎是不可再生资源,伴随着市场的日益火爆,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这位藏家表示,价格出现暴涨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人故意在对砗磲进行炒作。

早在198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就把砗磲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但在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里,仅把库氏砗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正是这种漏洞,给非法经营商户留下了可乘之机。

任何物品都有其匹配的价值,如果恶意把价格炒上去,泡沫破灭后,投资者将面临巨大亏损。不同品质的砗磲价格相差很大,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真正把握砗磲的价值,可能出现错误投资和高价投资。

有些种类的砗磲在我国属于保护动物,且砗磲市场不像玉石等市场那样成熟,存在很多监管漏洞,如果哪一天职能部门规范砗磲市场,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那么砗磲市场的走向将很难把握。因此,如果是购买几百元的砗磲饰品把玩一下,问题不大;如果是想投资,一定要慎之又慎。

来源:盛世收藏-投资行情 作者:和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