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象无形

  一直认为老子《道德经》里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种遥不可及的抽象境界,却不曾想,有人用摄影这么“具象”的工具将生活中的“无形之象”展现了出来。初看李天元的作品,空空如也;细细品味后,却又觉得应有尽有。
  李天元是个画家,他曾在自己的院落中蓄了个大水池,别无他用,仅是用来保留一弯纯净的月亮。而当他拿起相机时,他又选择了抽象的空气和水作为对象,利用玻璃来连接自然和人。
  美术同盟的主编吴鸿这样评价李天元的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是不属于经典摄影的美学经验的,与后现代摄影的理论基础也没有什么联系。相反,它们似乎具备了一种在摄影术产生之初的“纯技术”的美学特质,甚至是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生观发生某种程度的传承对应关系。……他一方面通过“静观”的方式,突出了影像本身“冰冷”的机械美学特质……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概念的重新思考,把抽象玄妙的东方哲学和东方智慧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从而实现了对物象背后的时空关系的精神性思考。
用卫星照相
  和很多学画的人一样,我从小喜欢摄影,但一直没把这当成创作,只是拍着玩或者拍素材。而现在,人们对摄影的态度不一样了,他们将摄影作为严肃的创作行为,和油画一样,所以我也开始尝试用这个媒介来创作。
  2000年,我开始用摄影作为媒介创作了《李天元肖像》。由于2001年将要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艺术与科学》艺术展,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一个动员会,鼓励艺术家用科技手段创作艺术作品。我有幸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科学家宋宝元先生、化学所的科学家傅小刚女士的帮助,用高科技手段从宏观、微观、现实三位一体拍摄我的肖像。2000年升空的资源卫星Landsat7、Landsat5每月两次掠过北京上空。当卫星运行到既定轨道时,我就会守候在对应的地面位置,让头顶上800公里处的那颗L7卫星俯拍!
  而父亲的突然去世,又让我感觉到时间和空间的可怕,那时我真的希望有办法让时间倒流。后来,我把悲痛的泪水放大500倍制成图像,与我的肖像、卫星照片并置在一起组成画面。
  从那之后,我开始通过对时空的观察手段来关注人类命运。
干净的东西很迷人
  空气和水是我一直以来都想拍摄的,它们是生命之源却最容易被忽略,想要拍好它们就更有难度。而玻璃是人造的、最美的介质,只要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它就像水一样能折射万物。它很脆弱却又结实,光线能穿透,但在很多东西又无法逾越。玻璃和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有很好的吻合,它能记录下生命的痕迹。
  这些作品全是实拍,只有很少的后期处理。拍好一张照片费时费力,我专门制作了一个三米高的架子,将玻璃管、玻璃片架起来,用8×10画幅的相机拍摄。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会在清晨、大风、雪地中等候好几个小时。
  最初,我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拍“没”,但实践下来,出现在画面中的东西却越来越多,比如人的手印、一只撞在玻璃上的小飞虫、沉淀在玻璃上的水气、灰尘……但却很纯净,纯净得让我痴迷。
为心灵照相
  今天的我们可以借鉴很多技术手段看到古人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媒介使身边这些隐藏物显露出来,我们开拓了视觉经验。只要有表达的感觉并找到合适的手段来做,就可以。摄影和绘画相比,显得更工业化、更冷漠。大部分摄影师只是发挥了摄影的长项——纪实,但忽略了我们身边还存在着更抽象的空间,他们更多的是为眼睛做事情,而不是为心灵做事情。但在我看来,表达心灵更重要。

作者:李天元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